而澳大拉西亞雖然同樣作為四大列強之一,出的力卻是最少的,國家實力也是最低的,因此拿到最低的一成賠款也算是理所當然。
雖然看起來只有英法俄任意一國賠款的三分之一,但卻只比除四大列強之外的其他所有國家的賠款都要多,只比他們的總和少一點,也算是對得起澳大拉西亞四大列強的地位了。
畢竟澳大拉西亞的國家體量小,理論上來說17億英鎊的賠款已經能夠做很多事情,比如讓國家實力上升一個大臺階。
如果再加上同盟國其他國家的賠款,澳大拉西亞能夠獲得賠款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億英鎊,可謂是一波暴富。
至於剩下的那1.5成賠款,也就是大約30億英鎊的賠款,就交給美國和義大利以及所有其他的戰勝國去分配吧。
正好讓他們將矛盾從協約國四大列強的身上轉移到其他的競爭者,畢竟30億英鎊也不是一個小數字,怕十分之一也足夠讓那些小國家瞬間暴富了。
至於英法最有爭議的關於德國土地的割讓,四大列強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
德國肯定是要割讓一部分土地作為賠償的,法國人心心念唸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這是逃不掉的。
除此之外,德國和比利時的邊境也有少部分土地要割讓給比利時,作為比利時無辜捲入這場戰爭的補償。
法國人則放棄萊茵河西岸組建共和國的要求,轉變為將阿爾薩斯洛林北部一部分土地組建共和國,由法國託管。
雖然萊茵河西岸沒有被割讓的風險,法國人已要求將這片土地設立為軍事禁區,禁止任何德國軍隊進入,由協約國軍隊駐紮在這片地區。
在德國東線,俄國人吞併東普魯士,德屬波蘭和西里西亞的大胃口肯定不會被英法滿足。
本來法國人是不反對俄國的要求的,但自己的要求被英國人拒絕了大半,法國人也不願意看到俄國人白白割走這麼大的土地。
最終,在四大列強的協商中,俄國人達成了妥協,放棄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的土地要求,轉而吞併整個波蘭地區。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波蘭走廊,此時也應該被稱為俄屬波蘭走廊。除了被割讓走波蘭之外,東普魯士地區的重要城市但澤將會被協約國四大列強共同管理,作為一個名義上屬於德國,但由協約國軍隊駐紮的自由市。
因為現在的奧匈帝國並未四分五裂,再加上奧匈帝國是戰敗國之一,因此西里西亞的地區並未分配給沒有誕生的捷克斯洛伐克,而是繼續留在了德國的統治下。
但這對德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協約國會在其他地方進行找補。
首先是德國的陸海軍,德國海軍全部解散,只允許保留300噸以下的小型軍艦。
所有德國軍艦被英法接受,其中主力軍艦按照6:4的比例交給英法。
德國陸軍只允許保留15萬的軍隊,並且不允許裝備除步槍以外的其他武器。
機槍,火炮在德國是違禁武器,不允許德國官方和民間私下生產,違者將遭到嚴厲的處罰。
200億英鎊的戰爭賠款將分為80年,前10年每年償還一億英鎊,並且即交給協約國進行分配。
26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