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俄國根本不擔心人口的原因,就算每年對外移民200到300萬人口,俄國的人口也根本不會下降。
而高達1.8億的人口已經確保俄國擁有超級大國的資本,更多的人口對於現在的俄國政府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畢竟人口越多,消耗的資源也就越多。之前俄國工人和民眾之所以發動武裝起義的原因,正是因為俄國國內的資源不夠使用,有大量的人口受到了飢餓和戰爭的影響。
阿瑟迫不及待的想要將一戰中的武器全部賣出去,保羅大公迫不及待的想要為俄國爭取更多的武器裝備。
官方一拍即合,隨即就簽訂了一份五期購買條約。
條約規定,澳大拉西亞每年向俄國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換取俄國每年約200萬的移民規模。
俄國會提前對這些移民進行篩選,確保不會混入一些革命黨的間諜和成員。
而移民的運輸和安置工作全部由澳大拉西亞負責,在確保移民的人口沒有問題之後,俄國也不會提供任何售後服務。
這項交易可謂是各取所需,澳大拉西亞能夠解決人口問題,俄國能夠獲得自己需要的武器裝備。
雖然和會的外交支援阿瑟並未答應,但武器裝備的事情解決了,也讓保羅大公鬆了一口氣。
慶幸澳大拉西亞並未十字大張口,這也讓保羅大公對於阿瑟充滿感激。
本來保羅大公還以為要費一番口舌,甚至要從瑪麗王后方面入手,看看能不能打打感情牌。
沒想到阿瑟在武器裝備方面還是很大方的,俄國僅用那些沒用的人口就能換取大量的武器裝備,來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
雖然澳大拉西亞的氛圍十分和諧美好,但在巴黎正在召開的巴黎和會可謂是群魔亂舞,十分混亂。
為了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各國的代表團和外交官們可謂是手段頻出,各個國家之間合縱連橫,關係十分複雜。
來到巴黎僅僅幾天的時間,本特首相就會見了包括英國首相,法國總統,美國總統,俄國首相(資產黨),義大利首相等不多協約國列強的代表,還接見了來自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義大利,黑山等國家代表的拜訪。
就連和澳大拉西亞看似沒什麼關係的比利時,其代表比利時首相都求見了肯特首相,並且暢談了好幾個小時。
這些會談看似很和諧,但實際上關於各自的利益卻互不相讓。甚至在和談上,有的國家為了一丁點的利益就吵得怒目相爭,和談時的和諧氣氛煙消雲散,彷彿兩個仇家一般。
在這幾天的時間裡,協約國四大列強的房間是最受歡迎的。所有人都知道,真正主宰這場和談的,其實就是協約國四大列強的代表。
美國人看似強大,但因為軍事還很弱小的原因,並不被歐洲各大國家重視。
而義大利自然不用多說,義大利陸軍的表現甚至遠遠不如巴爾幹聯軍,他們能夠成為列強完全是因為海軍,以及略有些規模的工業。
主持這場和談的,也就是巴黎和會大會主席,作為東道主的法國總理克列孟梭。
克列孟梭一上來就對德國人提起了相當嚴苛的要求,限制德國人的總共有15項條款,包括:
解散德國政府所有軍隊,沒收德國軍隊所有重武器,拆除德國範圍內所有軍用設施和軍工企業,將波蘭和巴伐利亞地區獨立,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並且在萊茵河左岸成立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德國支付法國總計150億英鎊的賠款,逮捕所有發動戰爭的戰爭犯,並且由協約國組建國際聯合法庭進行審判
這份嚴苛的要求幾乎將德國的實力攔腰砍斷,也會讓德國損失包括波蘭和巴伐利亞在內的重要地區。
如果法國人的這要求真的被同意,至少在20年內,德國連列強的地位都不能保留。
如果想要恢復在戰爭前德國的實力,沒有50年起步的時間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對於德國和德國政府來說是滅頂之災,法國人的這項提議也讓整個和談會場炸開了鍋。
32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