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2月初,政府戰爭的所有花費以及國內的現狀進行了完全統計,並且將最終結果彙報到了阿瑟的辦公桌上。
相較於上一次進行人口統計之時,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已經增長到了1867.8萬人,已經無限接近2000萬人口的大關。
眼下戰爭已經結束,各國對外移民政策都已經逐漸恢復,新的一年很有可能迎來更多的移民增長,從而突破2000萬人口大關。
整個1917年,澳大拉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22.40億美元,摺合英鎊為4.48億英鎊,8.96億澳元,增長率大約在7%左右。
從這一資料就能夠看到,戰爭對於澳大拉西亞發展的影響微乎其微。
甚至戰爭還促進了澳大拉西亞各行業的發展,包括軍工業,服裝業和各種輕工業,都因為這場戰爭而受益。
1917年,澳大拉西亞政府財政收總收入為1.661億澳元,近兩年的增長比分別為17%和15%,增速都十分喜人。
1917年因為美國加入了戰爭,確實搶走了一部分澳大拉西亞的市場,也導致澳大拉西亞政府財政收入增速略微降低,但在影響不大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戰爭。
相比之下,同年政府的財政總支出也高達1.455億澳元,相較於戰爭前增長了接近一半。
1917年政府的財政總盈餘高達2060萬澳元,這可相當於六艘超級無畏艦,財政的狀況還是十分良好的。
同樣十分誇張的還有王室財團的收入。毫不誇張的說,王室財團在戰爭時期的擴張速度絲毫不弱於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
如果說戰前的王室財團出名的是各類重工業的話,那麼此時的王室財團也有許多的輕工業,比如皇家服裝製造廠,皇家軍靴製造廠,皇家罐頭食品廠等等。
根據王室財團的統計,戰爭這三年多的時間內,澳大拉西亞總共向歐洲出口了超過500萬噸的罐頭製品。
按照一隻野兔成年重量80斤到100斤不等情況的來算,這些罐頭大約相當於1.2億隻野兔,足以見得澳大拉西亞在最近幾年內對於野生動物的捕殺數量。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澳大拉西亞的生態環境相較於歐洲國家來說十分脆弱,畢竟澳洲一個完全獨立的大洲,生態環境和歐洲,亞洲並不相同。
在最近幾年內,澳大拉西亞已經實行了比較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和動植物保護法,與澳大拉西亞的肉食動物進行了相當嚴格的保護,禁止隨意獵殺。
除此之外,政府十分鼓勵民眾對於袋鼠,野兔,野豬,野駱駝等野生動物進行獵殺,這些野生動物可以售賣給罐頭廠,或者自行食用。
基本上每隔一個月的時間,政府和王室就會組織一次大型的捕獵活動,對於捕獵成績名列前茅的人還會進行一定的獎勵。
除了政府和王室的官方捕獵行動之外,澳大拉西亞還有很多捕獵協會,專門負責捕獵野生動物,賣給罐頭廠賺錢。
可不要小看這些捕獵協會和俱樂部的收入,如果捕獵技能比較熟練的話,收入甚至能超過農牧民。
當然,野外捕獵也有一定的風險,特別是澳大拉西亞比較危險的野外環境。
但正所謂高風險,高回報,每年還是有大量的人樂意參加這些捕獵活動,一來放鬆身心,二來賺取額外的收入,還能在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其他人面前大出風頭。
除此之外,政府也頒佈了比較嚴格的外來物種法律,儘可能杜絕外來物種對於澳大拉西亞生態環境的破壞。
像野兔,駱駝這樣的生物,全部都是外來物種。正是因為野兔的極度繁衍,導致有大量的土地被啃食,甚至沙漠化。
保護環境是阿瑟為將來的君主們能夠做的一件事,也是保護澳大拉西亞土地環境的重要方式。
不管怎麼樣,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捕獵一直都會持續下去,治理澳大拉西亞的生態環境也是迫在眉睫。
2月5日,外交部突然來報,俄國保羅大公來訪,外交部已經在招待了。
阿瑟點了點頭,當即決定立即接見保羅大公。
不管怎麼說,澳大拉西亞王室和俄國皇室都是姻親關係,也是天然的盟友。
不論怎樣的環境下,見保羅大公一面還是很有必要的。更何況俄國的君主制還沒有被推翻,不論是貴族禮儀還是瑪麗王后那邊,都讓阿瑟必須要接見這位俄國來客。
其實保羅大公的來意阿瑟早已清楚。雖然俄國君主制得以保留,在尼古拉二世的權力相較於內亂之前遭受到了嚴重的限制,甚至可以說沒有多少權利,只能苟在冬宮深居簡出。
這樣的現狀讓野心勃勃的尼古拉二世十分不滿,尼古拉二世一直在等待時機,一個重新奪回權力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