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恐怖的是,這樣的數字還是俄國後勤部門彙報出來的。根據俄國上下腐朽的程度來看,這份數字的真假令人質疑,這也代表著俄國士兵擁有的火力支援可能比想象中的更低。
當然,最悲慘的是那些俄國的普通士兵。他們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槍,只有綁著刺刀的木棍。
拿著這樣的武器和裝備精良的德國軍隊作戰,阿瑟甚至覺得俄國人的傷亡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線戰場有著大量的國外記者,包括協約國內部的記者。
這些記者都有一個光榮的身份,戰場記者。
一位英國記者在採訪俄國前線某一不知名士兵時,這個士兵就展示了他唯一那根綁著刺刀的木棍,並且向英國記者說到:“先生,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我們什麼也沒有,只有自己的胸膛。”
戰爭的經過確實也是這樣,俄國士兵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能用血肉之軀來抵擋德國人的進攻。
問題是關於血肉之軀根本不能阻擋重機槍和火炮組成的火力網,哪怕俄國軍隊付出了慘重的傷亡,還是讓德國人侵佔了大量的領土,攻佔了許多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當然,這不代表整個俄國高層就沒有錯了。俄國統帥部缺乏優秀戰略的眼光,並且在制定戰略時顯得有些優柔寡斷。
和德國不斷地根據局勢改變作戰計劃,選擇主攻和側攻方向不一樣,俄國在制定整個大局觀的戰略計劃時,就犯下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南北兩線軍隊平均分配,沒有主攻點。
在這次果爾利策戰役中,明明德國已經調兵遣將準備發動新的戰役,俄國統帥部卻視而不見,甚至還催促軍隊進軍匈牙利平原,才導致這場慘敗的發生。
在德國軍隊突破防線之後,俄國統帥部輕率的下令讓兩翼部隊投入突破口作戰,導致一批又一批的俄國軍隊倉促上陣,既沒有後方的火力配合,前線作戰部隊又沒有統一的指揮,缺乏配合。
在嚴陣以待的德國人的火炮的轟炸下,倉促上陣的俄國軍隊被快速消滅,唯一的結果只是給俄國的傷亡數字增添幾筆。
如果俄國統帥部能夠果斷一些,讓兩翼部隊大幅向後撤退,讓德國人在廣泛的俄國腹地被後勤所打敗,最後再讓準備充分的軍隊發動進攻,或許會獲得如同上百年前庫圖佐夫對破拿破崙大軍般的勝利。
甚至德國人在發動進攻時就擔心過這一點,他們擔心遭受如同拿破崙一般的失敗。
但沒想到,俄國統帥部完全避開了德國人所擔心的,給德國人一個打敗俄國的機會。
雖然這看似有些不可思議,但如果仔細研究尼古拉大公的履歷,其實也能有所解釋。
尼古拉大公看似出身於俄國著名軍校,在軍方享有不錯的聲望。
但尼古拉大公沒有實戰經驗,空有理論知識是完全不夠的。
再加上尼古拉二世的防備,以及俄國國內糟糕的現狀,做出一些荒謬之舉也就不足為奇。
要知道,雖然尼古拉二世放棄了俄國總司令的職位,但沙皇政府和尼古拉二世本人,對尼古拉大公還是有些許的牽制和干涉。
要知道,尼古拉二世的宮廷也十分混亂。
沙皇夫婦寵信來自於農村的半文盲拉斯普京,只因為他用所謂的魔法,讓尼古拉二世的兒子阿列克謝皇儲在血友病發病時止住了血。
在沙皇夫婦的寵信之下,拉斯普京掌管或影響著大部分高階官員的任命和絕大多數國家大事,權力絲毫不弱於尼古拉二世。
這也讓大部分官員和軍官憎恨著拉斯普京,但因為沙皇夫婦的寵信,卻又無可奈何。
甚至果爾利策戰役失敗之後,在拉斯普京的推動之下,尼古拉二世宣佈撤銷尼古拉大公的最高統帥職務,並且自任俄軍總司令和俄國最高統帥。
雖然優柔寡斷的尼古拉大公被撤職,但俄國軍隊面臨的,是能力更差的沙皇尼古拉二世。
偏偏尼古拉二世的權利比尼古拉大公還要大,在軍方之前推薦的總司令尼古拉大公戰敗之後,軍方也沒有藉口推薦其他的總司令人選。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