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斐迪南大公夫婦成功抵達醫院的時候,已經為了兩具冰冷的屍體。
所幸警員的部署還算成功,並沒有讓刺殺大公的人逃脫。
經過周圍警察瘋狂的抓捕,最終抓獲了刺客和其同黨七人,都是塞爾維亞族,屬於一個青年波斯尼亞組織的成員。
其中,實施刺殺的,一個是之前的扔炸彈的人,一個是開槍刺殺的普林西普。
經過連夜審訊,勃梯雷克總督最終確認,這就是一場針對大公的刺殺。
只不過,這次刺殺的主要目標是斐迪南大公,次要目標是勃梯雷克總督,索菲反而是最無辜的那個人。
不管心中再怎樣慌亂,這樣重大的事情,不向維也納彙報是不可能的。
懷著十分複雜的心情,勃梯雷克總督向維也納傳送了一份電報,詳細描述了刺殺的經過和策劃者的所有背景。
此時的弗朗茨一世,正因為炎熱的夏季前往鄉間別墅打獵。在打獵的途中,弗朗茨一世獲悉了斐迪南大公夫婦遭遇刺殺身亡的訊息。
這位年邁的皇帝表情冰冷的宣佈:“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試圖顛覆秩序,為此,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沒有人知道這位年邁的皇帝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但從老皇帝略微抖動的肩膀能夠看出,這位老人正在經歷人生中最大的悲痛之一。
對於老皇帝來說,哈布斯堡家族禍不單行。數年之間,老皇帝的兄弟被殺,弟媳發瘋,唯一的兒子不明不白的暴斃,皇后還被義大利人暗殺,皇后的侄子又被淹死。
眼下唯一的皇位繼承人,又在這樣一次普通的視察中遭遇刺殺,所有近親只剩下老皇帝一人,可謂是十分悲涼。
老皇帝在返回維也納的途中,不由得悲哀的感嘆:“我看到的未來是一片黑暗,我身邊的人在一個個死去。”
幾天之後的維也納,帝國會議。
坐在高臺之上的老皇帝一臉冰冷,對著臺下的眾臣們宣佈:“我要你們拿出一個方案來,來處理這次危機對於國內和國外造成的影響。哈布斯堡雖然衰弱,但哈布斯堡從不畏懼死亡。”
奧匈帝國參謀總長康拉德一向主張堅決鎮壓塞爾維亞人。
值得一提的是,康拉德能夠成功擔任參謀總長,斐迪南大公的大力推薦功不可沒。
康拉德大聲的說道:“陛下,長期以來,塞爾維亞企圖吞併我們波黑兩省,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南斯拉夫民族統一或許是不可阻撓的,但是犧牲塞爾維亞的獨立,以至於奧匈帝國控制之下的方式來換取統一,還是讓帝國遭受重大損失,置於塞爾維亞的控制之下,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是後者,那將意味著帝國失去南斯拉夫民族地區和幾乎全部的海岸線。這種在領土和體面上的重大損失,將使帝國降為一個小國。我們和塞爾維亞之間的衝突越快解決越好,皇儲被刺讓人震驚,但這也是我們的天賜良機,我們擁有不可多得的藉口來消滅大塞爾維亞主義,消滅塞爾維亞這個該死的國家。”
之前並不主張戰爭的奧地利政府首相兼奧匈帝國外交大臣貝赫爾託德也說道:“陛下,解決塞爾維亞問題的時間已經到了。”
在奧匈帝國內部位高權重的匈牙利首相蒂查,是奧匈帝國最有才幹的政治家,處理事物的方式比較冷靜穩妥。
他略微沉思了一會,這才開口說道:“歐洲局勢的關鍵在於巴爾幹,我們不能輕舉妄動。如果能夠動用外交的手段,尋求德國的支援,爭取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來解決民族糾紛。挑起戰爭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是給我們套上絞索,讓我們在全世界人民的眼中揹負破壞和平的罪名。”
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和平派終究是少數。
參謀總長康拉德反駁道:“我們不能再以毫不在乎的冷靜態度安心忍受這次挑釁。就像基督教徒被人打了一邊臉,又把另一邊臉送過去那樣。這不是和該死的塞爾維亞的騎士決鬥,也不是作為刺殺事件的懲罰,而是作為一個大國,一個列強的榮譽。如果我們一直讓步,忍耐,就會令人覺得無能。敵人也就會更加放肆,促使帝國走向滅亡。這次事件讓我們被扼住了咽喉,是任憑別人將我們掐死,還是做最後的掙扎避免滅亡,難道還不夠清楚嗎?從現在開始,軍隊必須進行動員。”
蒂查反駁道:“動員就意味著戰爭。如果我們進攻塞爾維亞,俄國恐怕不會袖手旁觀。這種情況下,德國和羅馬尼亞也不見得能夠幫助我們。如果戰爭變成我們和俄國,塞爾維亞之間的戰爭,那對我們是極不利的。”
老皇帝約瑟夫一世聽到要軍事動員之後,也不由得哀嘆了一口氣,有氣無力的說道:“動員暫時是不可能的,俄國有可能進攻,但德國的支援還是個問題。”
4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