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三百四十七章: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和南美衝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七章: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和南美衝突 (2 / 3)

奧匈帝國正愁著之前巴爾幹同盟凝聚成一塊,只能坐看俄國掌控巴爾幹局勢。

眼見著保加利亞送上門來,奧匈帝國自然也沒有拒絕的藉口。

巴爾幹諸國之間的反保加利亞同盟在露出端倪之後,保加利亞毫不猶豫的,和奧匈帝國簽訂了一份主權保衛條約。

條約約定,奧匈帝國向保加利亞提供貸款,幫助保加利亞維持軍備和國內秩序。

並且在保加利亞國土安全遭到嚴重威脅時,出兵保護保加利亞的獨立和領土完整。

這份條約給了保加利亞足夠的信心,保加利亞高層自信的認為,有了奧匈帝國的幫助,再加上對於保加利亞安全的保障,保加利亞就可以高枕無憂,甚至主動對巴爾幹諸國發起攻擊。

事實上,保加利亞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1913年5月19日,獲得了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同意之後,保加利亞率先對希臘和塞爾維亞展開進攻。

三十五萬保加利亞軍隊分為十萬的對希臘作戰部隊,十五萬的對塞爾維亞作戰部隊和十萬的預備部隊,浩浩蕩蕩的發起攻勢。

為了履行盟約,同時也是在戰爭中分一杯羹,5月23日,羅馬尼亞向保加利亞宣戰,藉口是保加利亞在調動軍隊時,對於羅馬尼亞邊境造成了破壞。

同日,黑山也宣佈向保加利亞宣戰,巴爾幹半島時隔短短一年,再次陷入了殘酷的戰爭之中。

但這還沒完,自認為等到機會的土耳其政府,在五月底也宣佈向保加利亞宣戰,訴求是收復國土。

一時之間,巴爾幹除了奧匈帝國佔領的波斯尼亞地區和多國共管的阿爾巴尼亞之外,全部陷入了戰爭烏雲之中。

而此時的奧匈帝國,本來是想著履行當時和保加利亞簽訂的協議的。

甚至奧匈帝國已經準備好了足夠的軍隊,打算對塞爾維亞發起進攻,來緩解保加利亞的軍事壓力。

要知道,此時的保加利亞已經在反保加利亞同盟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圍攻之下,屢攻受挫,全線敗退。

如果不及時給予支援,保加利亞的戰敗幾乎是板上釘釘。

但問題是,俄國堅定的站在了塞爾維亞的身後,對於塞爾維亞挑起的戰爭表示了支援。

俄國背後又有著英法的幫助,如果奧匈帝國輕舉妄動,很有可能直接挑動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爭。

俄國對於塞爾維亞的堅定支援其實毋庸置疑。因為塞爾維亞是俄國長久以來的堅定盟友,也是俄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利益保障。

俄國之所以能夠輕易地掌控巴爾幹諸國,塞爾維亞功不可沒。

而英法對於俄國支援的態度也十分堅定,甚至為此直接致電阿瑟,詢問阿瑟的態度,甚至明裡暗裡的意思,如果奧匈帝國態度堅定,英法不惜發動一場戰爭。

英法的表態,實際上也就是詢問阿瑟的態度。

畢竟澳大拉西亞作為協約國四大列強之一,在同盟國和協約國爆發衝突的前提下,想要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除非阿瑟想要像義大利那樣,中途跳槽,否則就必要要堅定的支援英法和協約國,才能保障自己協約國四大列強的地位和戰後的利益分配。

接收到英法政府的詢問電報之後,阿瑟的回應也很快,表示澳大拉西亞已經隨時做好了戰鬥準備,並且會竭盡所能支援英法俄和整個協約國集體。

協約國四大列強的堅定態度,讓同盟國的三大列強,特別是最強大的國家德意志帝國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

雖然奧匈帝國已經磨刀霍霍向塞爾維亞,但德意志帝國思考良久之後,最終決定製止奧匈帝國的行動。

1913年6月,一份由柏林發往維也納,威廉二世給弗朗茨皇帝的信中就能夠看出威廉二世的態度:“支援保加利亞固然沒錯,但如果為此不惜發動一場和協約國之間的戰爭,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並不是我們懼怕他們,但就目前看來,發動一場世界級別的大戰的軍事準備尚未完成,我們應該暫緩和協約國敵對的軍事行動,一切應等到軍事準備完成之後再說。”

哪怕是略顯驕傲並且性情古怪的威廉二世,也不得不承認,他在面對協約國四大列強的時候,面對的是極其龐大的壓力。

法俄兩國分別位於德國的東西兩側,這也代表著如果要和協約國作戰,德國不得不面臨雙線戰爭的壓力。

如果說法俄的陸軍足以牽制德國的陸軍,那麼英法的艦隊聯合起來,對於德國公海艦隊也能形成碾壓。

澳大拉西亞加入協約國之後,對於協約國的總體實力提升並不太明顯。

當然,這不代表澳大拉西亞不強大。實際上是協約國的總體實力太過強大,哪怕加入了澳大拉西亞,提升這比例其實也不高。

雖然目前總體實力看起來義大利要強過澳大拉西亞,但多次訪問澳大拉西亞的威廉二世明白,陸海軍總體實力,澳大拉西亞要強過義大利。

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亞本土不在歐洲,只要本土不受損傷,完全可以和同盟國比消耗。

雖然協約國的其他三大列強本土和核心利益都在歐洲,但他們都擁有大量的國土面積,更龐大的人口。

如果和協約國對拼消耗的話,同盟國面臨的最終結果,也只有戰敗二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