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澤德級潛艇全長74米,寬6米,水下排水量達到1098噸,開始跨入中大型潛艇行列,在法國海軍中擔任領航潛艇。
雖然體型比德國潛艇大,但裝備了包含2臺1750馬力蒸汽機和2臺810馬力電動機共計5120馬力功率的動力系統,讓航速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水面航速17節,水下航速1011節。
古斯塔夫·澤德級潛艇續航能力也十分優秀,可行駛總里程達到了5780千米/10節,可搭載47名官兵。
潛艇的主要武器為8枚450毫米魚雷,2枚在魚雷發射管中,6枚在雙聯裝外部支架上。還有1門75毫米甲板炮和1門47毫米甲板炮,與其他國家中大型潛艇基本持平。
總的來說,古斯塔夫·澤德級潛艇是一艘跟得上世界先進水平的潛艇,總體科技水平位於世界一流。
阿瑟很快便同意了皇家造船廠專家關於建造幾艘古斯塔夫·澤德級潛艇的申請,並將要建造的兩艘古斯塔夫·澤德級潛艇,分別命名為Q03和Q04。
澳大拉西亞使用其他國家建造的潛艇,代號為Q,目前裝備兩艘,預計再建造兩艘。
雖然目前法國潛艇的技術很是不錯,基本都在世界一流甚至領先水平。
但對於阿瑟來說,這種其他國家同樣知根知底的技術,只能作為澳大拉西亞潛艇的基礎。
只有等到澳大拉西亞研發出同樣先進的,屬於自己的潛艇技術,阿瑟才敢放心使用。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代的潛艇技術其實並不是那麼複雜,技術也並沒有後世那麼優秀。
只要掌握了德國和法國的潛艇技術,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後,研發出屬於澳大拉西亞的先進潛艇其實並不困難。
畢竟澳大拉西亞目前可是擁有自主設計和建造無畏艦以及超級無畏艦的實力的,相對於無畏艦和超級無畏艦來說,潛艇的技術難道還算困難嗎?
甚至,如果不是為了讓造船廠的專家們早點掌握法國的潛艇系列,阿瑟都已經有下達任務,讓專家們開始研發新的潛艇系列的想法了。
對於阿瑟來說有個好訊息,那就是雖然加入了協約國的佇列,但澳大拉西亞並不需要承受來自德國的海軍壓力。
澳大拉西亞的海軍任務,只是幫助英國維持印度洋西岸和北岸的秩序,也就是非洲東部海岸和印度南部海岸。
一般情況來說,德國的艦隊根本不會出現在這片海域,畢竟他們突破到這片海域,需要經歷協約國艦隊的圍追堵截。
更何況,英國人也絕對不會允許德國人的艦隊出現在這片海域。
因為這片海域不僅是澳大拉西亞前往歐洲的重要交通要道,同樣也關乎著英國本土和印度殖民地之間的聯絡。
這也代表著,哪怕將來的一戰爆發,澳大拉西亞仍然擁有大量的時間來建造自己的軍隊。
而且因為澳大拉西亞優良的地理位置,在整個一戰期間,澳大拉西亞基本不可能會被入侵。
唯一被入侵的可能,要麼是島國加入了同盟國,要麼是美國加入了同盟國。
但這兩個條件都不太現實,島國在英國斷絕援助之前,還只是英國的忠誠小弟。
他們和德國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好,島國想要加入同盟國,也得掂量掂量大英帝國的實力。
而美國,其實也同樣如此。雖然在經濟和工業上已經是真正的列強,但軍事方面的實力,特別是陸軍方面,別說列強了,一些次強國家都比不過。
而且在整個一戰中,澳大拉西亞的本土都會受到協約國的保護。
誰和澳大拉西亞為敵,就相當於和整個協約國為敵。
哪怕是在歷史上的一戰後,英法加起來的餘威,都要比美國所展露出來的軍事實力強大得多。
更何況,在這個現狀早已改變了世界,美國要想做到和歷史上一樣在一戰中迅速發展,基本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麼一來,一戰後英法和美國的實力也會越拉越大。至少在二戰爆發,英法的實力被徹底消耗殆盡之前,美國都不可能是英法聯合起來的對手。
甚至只要英法的殖民地體系不崩潰,大英帝國和法國就永遠是老牌列強,永遠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現如今,澳大拉西亞也是世界殖民體系的一員。美國想如同歷史上那樣,輕易摧毀二戰後英法的殖民體系,也得看澳大拉西亞答不答應。
第一更,求月票!今天兩更,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