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艦和超級無畏艦的數量,也基本能夠代表著一個國家艦隊的真正實力水平。
擁有無畏艦的國家不一定是海軍實力頂尖的國家,但海軍實力頂尖的國家,一定擁有無畏艦。
無畏艦和超級無畏艦目前這兩種主力戰艦,對於歐洲列強和世界海軍強國來說,已經成了可以不重視,但必須要有的海軍武器。
想要成為一個公認的海軍強國,擁有一定規模的無畏艦和超級無畏艦已經成了常識。
島國之所以在軍事實力方面輸給澳大拉西亞,被澳大拉西亞搶走了第八列強的名頭,就是因為島國截止目前,都沒能擁有一艘屬於自己的無畏艦。
而澳大拉西亞不僅早早裝備了屬於自己的無畏艦,目前已經在為其他國家建造超級無畏艦。
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非常巨大,這也讓島國幾乎理所當然地失去了自己的列強地位。
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有一個壞訊息,那就是截止目前,也就是1912年年底,澳大拉西亞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所減少,從原來的人均2.3英畝耕地已經減少到了2.1英畝。
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伴隨著各大城市的發展,再加上各種工業和建設,會有大量的移民和農村人,被吸引進城市,成為城市的居住人口。
除了一些已經形成規模的私人農莊之外,澳大拉西亞的所有移民中,選擇從事農業方面的其實並不多,只佔據移民總規模的四分之一左右。
不過雖然人均耕地面積有所降低,澳大拉西亞的總耕地面積,仍然達到了2543萬英畝,相較於三四年前擴張了將近600萬英畝。
因為阿瑟在不斷強調著糧食的重要性,所以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和總耕地面積也在不斷的增長中。
得益於總耕地面積的增加,整個1912年,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總產量已經來到了1158萬噸以上,繼上一年糧食產量突破千萬噸之後,今年又再創新高。
而澳大拉西亞的戰略糧食儲備規模,也從幾年前的200萬噸增長到了1000萬噸。
當然,能有這麼高的糧食儲備,是因為政府暫停了許多對外出口糧食的計劃。
這樣政府的財政收入降低了許多,甚至為之還付出了不小的資金,從農戶那購買糧食。
一般來說,目前只有囤積時間過長的糧食,才會被酌情對外出售。
其他的糧食都是要囤積起來,等待將來的歐洲大戰打響,再用更高的價格出售給歐洲國家。
1000萬噸的糧食儲備有多麼誇張呢?要知道,目前澳大拉西亞全國的年糧食消耗總量,基本不會超過300萬噸。
這代表以澳大拉西亞目前的戰略糧食儲備來看,完全足夠全國人吃三年。
而這三年,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還會經歷不斷的擴張,用一句比較體貼的話來說,那就是怎麼吃也吃不完。
好訊息是因為這個年代澳大拉西亞人才剛剛從貧困和飢餓中脫離不久,因此浪費糧食的情況還是少見的。
大規模的鋪張浪費基本不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民眾的糧食消耗。
1912年1158萬噸的糧食,對外出口的僅僅只有200萬噸不到。再加上國內消耗的兩百多萬噸,單單今年,就讓政府的戰略儲備糧食增加了將近700萬噸。
當然,目前澳大拉西亞減少糧食對外出口,對於世界糧食的價格來說影響其實並不大。
畢竟歐洲各國都有著廣泛的殖民地,德國周邊的眾多國家也都是歐洲糧食出口國,歐洲國家基本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就算糧食價格會上漲,上漲的幅度也基本不多,因此歐洲各國也都不太在意。
甚至,像英法這樣的國家,還更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畢竟英法都擁有廣泛的殖民地,不過就是多花費一點運輸費用罷了,基本不會缺糧食。
但德國不同。如果想要擁有足夠的糧食,就得花費高價從周邊國家購買。
除了盟友奧匈帝國的糧食價格比較優惠之外,其他地方的糧食價格都會上漲一點,這也代表著更多的花費。
畢竟德國擁有數千萬的人口,每年的糧食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雖然澳大拉西亞的糧食減少了對外出口,但肉類的對外出口並沒有減少太多。
畢竟澳大拉西亞的畜牧業太過龐大,也完全沒有必要在肉類出口上做文章。
畢竟以澳大拉西亞目前兩億多隻羊,數千萬頭牛和數不清的其他家畜動物來看,肉類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缺。
7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10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