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三百二十五章:旅遊業興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五章:旅遊業興起 (2 / 2)

法國學者布羅塞當初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Australasia的直譯是亞洲之南。

這其實也代表著,亞洲之南的所有土地都可以統稱為Australasia。

無論是從地理劃分還是政治劃分來看,澳大拉西亞幾乎完美的包括了絕大多數的大洋洲,除了一些被列強佔領的島嶼。

而澳大拉西亞作為大洋洲唯一的獨立國家,自然被人們潛移默化的認為,澳大拉西亞幾乎等同於大洋洲。

在大洋洲有著殖民地的英國,德國和法國都並未對澳大拉西亞的宣稱回應,這也讓澳洲逐漸替代大洋洲的事件多次發生在歐洲新聞報社上,也逐漸被歐洲民眾所接受。

因為澳大拉西亞的人均收入逐漸增長,已經不弱於歐洲大部分國家。

這也導致澳大拉西亞在許多歐洲民眾眼中,成了一個僅次於美國的好去處。

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亞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白人國家,其政治制度,也更容易被歐洲君主國家的移民所接受。

再加上澳大拉西亞同樣遠離於歐洲,不用擔心歐洲將來有可能的戰爭,這也讓澳大拉西亞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移民選擇地。

大量的移民加上大量的國外遊客,讓悉尼這座人口本來就超過百萬的城市變得更加擁擠。

在許多遊客的裝飾之下,悉尼彷彿已經成為絲毫不弱於歐洲的繁榮城市,再加上悉尼車水馬龍的公路和數量繁多的店鋪,讓這座城市看起來擁有足夠的現代化氣息。

不得不承認,工業和科技帶給人類的變革是巨大的。而西方國家憑藉著對世界的殖民剝削,在工業和科技方面,已經完全地走在了世界前列。

阿瑟時不時看著悉尼的街道也會愣神,因為目前悉尼所表現出來的樣子,是東方近百年後才能夠擁有的。

包括可樂,汽車,腳踏車,紅綠燈等等看起來透露著現代化的產品,實際上在一戰之前的歐洲就已經隨處可見。

悉尼甚至已經誕生了計程車公司和盈利停車場,來解決人們的用車需要和停車需求。

本茨汽車廠發展至今,規模已經極其龐大。哪怕只是位於澳大拉西亞的本茨汽車廠總廠,也擁有一萬多名工人,年產汽車超過十萬輛。

而本茨汽車的發售距今已經過去了九年多的時間,根據幾大本茨汽車廠匯總的銷售成果來看,預計能夠在1914年之前,讓銷售總量正式突破400萬輛。

哪怕是截止目前1912年八月底,本茨汽車在這九年多的銷售時間裡,也一共銷售了316萬餘輛,佔據世界汽車總市場的超過9成。

目前,本茨汽車的售價已經降低到120英鎊,但一輛汽車的利潤仍然高達50英鎊以上。

算上之前汽車高售價時的銷售額,這300多萬輛本茨汽車,毛利潤將近兩億英鎊。

當然,扣除和英,德分公司的分成,以及在各大國家的稅收和其他花費,王室財團最終的總收入只有1.07億英鎊。

平均每年的收入只有一千多萬英鎊,但這樣的收入十分穩定,至少在十年之內,下降趨勢不會太大。

要知道,歷史上的T型車,可是創造了1500萬輛的銷售記錄的。

雖然本茨汽車的發售相較於T型車來說早了五年的時間,但汽車的售價一開始就很低,並且一直在進行改進。

阿瑟有信心,讓本茨one超過歷史上T型車的成績,創造一個新的,屬於澳大拉西亞的汽車銷售記錄。

更重要的是,目前處於汽車市場的開拓階段,誰能夠佔據汽車市場更多的份額,誰就能夠在將來汽車更新換代中佔據更多的優勢。

此時的本茨汽車廠坐擁世界近九成的汽車市場,毫無疑問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汽車巨頭企業。

只要能夠保持這樣的優勢,龐大的汽車市場,足以給本茨汽車廠和王室財團帶來大量的數之不盡的財富。

而阿瑟僅憑本茨汽車廠,甚至就能夠佔據世界最富有的國王的席位。

如果再算上王室財團,那財富只能用無可估量來形容。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