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進入1912年的6月,晨曦號飛艇環遊世界的熱度這才降低了一些。
但與此同時,悉尼奧運會,也成了世界範圍內人們談論的主要話題之一,儼然變成了歐美國家的焦點。
特別是在歐洲國家紛爭不斷的前提下,體育競賽在國家層面,也擁有不小的影響力。
特別是面對死對頭國家,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想落後,否則就要面臨來自國內外媒體的瘋狂挑撥和民間的責問。
民眾都是盲目的,在一些國內外媒體的引導下,誰知道會不會將憤怒轉移到政府身上呢?
隨著前面幾屆奧運會的發展,奧運會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用和平手段競爭國家顏面和尊嚴的一種方式。
如果國內的運動員在奧運會的表現不錯,能夠為政府和國家帶來不錯的聲望。
但如果國內的體育表現平平,特別是在面對到敵對國家的時候,表現得有些不盡如人意的話,不僅運動員會遭受到來自民間和媒體的問責,政府或許也會受到牽連。
這一點在後世體現的淋漓盡致。因為後世網路的發展,這種局面幾乎隨處可見。總結一句話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贏了,獲得了勝利,就會被捧到天上。但如果輸了,特別是在敵對國家面前丟了面子,哪怕之前功勞很大,也會被媒體和別有用心的人渲染成罪人。
目前已經有來自歐美多個國家的眾多媒體,保守估計有上千人的媒體隊伍抵達了澳大拉西亞。
在奧運會開始之前,應該還會有至少數百人的媒體隊伍到來。
畢竟哪怕是報社和媒體,也會有大小之分。大一點的報社和媒體自然能夠負擔得起飛艇的花銷,但小報社和媒體就不一定了。
悉尼郊外,澳大拉西亞國家體育場。
體育場的建設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完成,並且已經在前不久對所有運動員開放使用。
理論上來說,體育場和其附屬的所有訓練場所,是可以免費提供給來自國內外的所有運動員使用的。
但這也只是理論上。佔據體育場和附屬訓練設施最多的運動團隊,自然是來自歐美的各大列強國家的體育隊伍。
澳大拉西亞的體育團隊不在其中,這不是說澳大拉西亞沒有資格和這些列強國家競爭,哪怕單是憑澳大拉西亞和英國以及俄國的關係,就不可能會被佔據訓練場所。
最主要的原因,是阿瑟早就為澳大拉西亞的運動團隊建設了獨立的訓練場所,裡面的訓練設施五花八門,十分齊全,自然也不需要和其他國家去競爭。
和後世的奧運會有所不同,目前的奧運會,參與最多的運動員還是白色人口。
各大列強國家的運動員基本都是白種人,只有少部分來自於亞洲和南美洲的國家,才會有黃色人種的運動員。
至於黑色人種,哪怕這些人在運動方面有著不錯的天賦,也不可能會被世界各國所承認,擁有參加奧運會的資格。
要知道,目前歐洲的種族主義還是很受歡迎的。歐洲各大列強國家彼此都看不上其他列強的民族,又怎麼會看得上荒蠻土地的種族呢?
這一點在澳大拉西亞也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如果阿瑟真的只是單純的追求人口,完全可以吸納來自亞洲的龐大人口,輕鬆讓人口突破千萬。
但這完全沒有必要。這個時代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不是開玩笑的,有色人口根本不可能得到白色人口的認可。
一個被染了色的澳大拉西亞,自然不可能被西方國家所認可,更不可能獲得來自德國和英國的大量援助。
就比如目前的島國,對英國人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扶持來和俄國以及美國對抗的棋子。
島國這樣的國家,在歐洲列強鼎盛之時,永遠不可能成為歐洲列強的真正盟友,只能作為歐洲列強的棋子。
如果島國在這樣的時代真正成為一個頂尖列強,一定會遭到來自其他列強的針對。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奧運會和歷史上一樣,仍然面臨著許多國籍和國旗方面的政治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