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大英帝國預設荷蘭佔據這片土地,並且不允許其他列強級別的國家染指的話,恐怕荷蘭的殖民地早已經被其他的國家佔據,這可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
“如果能透過扶持澳大拉西亞,將澳大拉西亞綁到協約國的戰車,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好事情。”另一位內閣成員也跟著說道。
“諸位,澳大拉西亞已經成了大英帝國貿易的重要夥伴之一,他們擁有豐富的糧食,肉食,礦產資源等等。這樣的國家,對我們來說是天然的盟友,對美國來說是天然的敵人。我支援扶持澳大拉西亞,甚至我覺得政府應該迅速付出行動,儘快地將澳大拉西亞綁上協約國的戰車,這對於歐洲的衝突來說也有好處,我們會多一個戰時物資供應地,來減緩我們本土的物資供應壓力。”
丘吉爾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各位可別忘了,澳大拉西亞目前也是擁有三艘戰列艦和兩艘戰列巡洋艦的海軍強國。雖然規模不是太大,但也能承擔我們印度洋地區部分防務,為我們解決殖民地地區的海軍壓力。而且據說他們在為智利建造一種名為希望級戰列艦的超級無畏艦,如果他們真的掌握了超級無畏艦的戰造技術,他們的重要性還要大幅度提高。”
超級無畏艦的重要性,和幾年前的無畏艦同等重要。作為目前世界最強大的戰列艦設計,超級無畏艦註定會是海軍戰鬥中的主力,也是目前英德海軍競賽最重要的計劃之一。
如果澳大拉西亞能夠掌握超級無畏艦的建造技術,這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的海軍造船能力已經來到了世界前四,成為僅次於英國,德國,美國之後的國家。
如果大英帝國給予澳大拉西亞一定的資金支援,讓澳大拉西亞瘋狂的擴張海軍規模,會不會造就一支世界前五的海軍呢?
這很難說,但同樣希望也很大。一艘無畏艦的戰鬥力比得上兩到三艘老式戰列艦,而一艘超級無畏艦的戰鬥力,理論上來說比得上兩艘無畏艦。
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目前的海軍戰鬥能力,理論上來說已經超過了擁有七艘戰列艦的島國,其實已經真正具備了列強實力。
如果再增加一艘超級無畏艦,一艘無畏艦和一艘戰列巡洋艦,那麼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實力將超過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有的一拼。
扶持澳大拉西亞在大英帝國幾位內閣大臣的談話中,已經變成了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眾人越說越興奮,甚至已經有立刻制定計劃,馬上開始扶持澳大拉西亞的打算。
“好了,各位。雖然明白了扶持澳大拉西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我們目前的談話,仍然是海軍擴張的必要性,不是嗎?扶持澳大拉西亞的計劃,等到下次那個會議再提吧,現在先來解決海軍規模的問題,這才是政府財政的擔憂所在。”最後還是阿斯奎斯首相哭笑不得地終止了眾人的談話,避免內閣政府的議題跑題。
見阿斯奎斯首相併沒有被自己的話影響,仍然要主張減少海軍擴張計劃之後,海軍大臣丘吉爾不由得搖了搖頭,但還是嘴硬的反駁道:“首相閣下,我始終認為,減少海軍的擴張規模不是一個好辦法。如果政府實在缺少資金的話,除了發行債券之外,也可以在殖民地創造大量的收入,不是嗎?”
還沒等阿斯奎斯首相回答,外交部長愛德華就站了出來,一改之前沉默的做法,直接反駁到:“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愚蠢的想法,丘吉爾部長。先不說我們如何在不惹怒殖民地土著的情況下獲取更多的稅收,恐怕我們在殖民地的嚴苛雜稅一頒佈,德國人就會大肆宣揚我們壓迫殖民地人口的訊息。如果他們從中作梗,殖民地危機隨時有可能爆發。一旦殖民地出了問題,不僅要動用陸海軍進行鎮壓,對財政造成的負擔更加嚴重。”
雖然之前歐洲各國十分默契地對於殖民地進行各種壓迫,並且還對外還偽裝成一副紳士文明的樣子。
但當時畢竟是所有人的做派,所有列強聯合起來這麼做了,又有哪個國家會去反駁呢?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如果只是大英帝國單獨這麼做,德國人的各種手段絕對會層出不窮。
如果德國人鐵了心在殖民地煽動叛亂,大英帝國也會有些應接不暇。
當然,這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德國的殖民地並不多。
如果德國同樣擁有大量殖民地,那麼這樣的宣傳也會害人害己,自己的殖民地也會遭受叛亂危機。
“而且,丘吉爾部長。我們的提議是減少海軍擴張的規模,而不是終止海軍的擴張。兩倍於德國的戰列艦數量財政實在有些無能為力,不如改為1比1.5如何?”說著,外交部長愛德華又將目光看向了丘吉爾,提出了一個比較中合的提議。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7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