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二百九十一章:豹的跳躍和意土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一章:豹的跳躍和意土戰爭 (2 / 2)

陸軍自然更不用多說,德國的陸軍號稱天下第一可不是吹的,光靠法國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抗德國陸軍。

此時的英國政府並不知道德國的目標只是為了訛詐法屬剛果殖民地,還以為德國人真的是氣上心頭,想要和法國進行真正的戰爭。

更重要的是,如果戰爭來臨,德國人佔據阿加迪爾並且在大西洋海岸建立海軍基地,會嚴重威脅到英國從歐洲南下好望角的航道,因此英國人對於德國佔領摩洛哥港口的行為也十分反對。

1911年3月10日,英國人正式下場,警告德國駐英大使:“這一件事(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比任何事件都更深切地影響英國人的利益,任何解決辦法如果沒有英國人的參與,大英帝國堅決不承認,並且予以反對。”

英國人的下場並未讓德國人重視,德國政府堅持要和法國單獨談判來解決這次危機。

但德國人沒想到,在這次危機中英國人的態度如此堅定,甚至直接將英德關係推向深淵。

1911年3月17日,英國財政大臣勞合·喬治在倫敦發表了轟動全世界的演講,他聲稱:“我準備為維護和平做出重大犧牲.但是如果強迫我們處於這樣的境地,即只有放棄英國經過幾個世紀,用英勇精神和勝利業績爭得的重要優越地位作為代價,才能維持和平的話,如果在涉及英國切身利益的問題上這樣欺辱英國,彷彿她在世界人民的大家庭中已經不再起任何作用,那麼,我要強調指出,用這樣的代價換來的和平是一種屈辱,對於我們這樣偉大的帝國來說是絕不能容忍的。”

這篇演說的火藥味極濃,甚至直接將目前的德法衝突擺在了明面,宣告了英國人支援法國的堅定立場。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篇演講的演說者並不是一貫反對甚至敵視德國的外交大臣格雷,而是一向主張和平對德友好的財政大臣勞合·喬治。

這樣的轉變增強了演講的威懾力。而在演講結束的當天,英國政府宣佈海軍進入戰備狀態。

如果說勞合·喬治的演講是表明英國人的立場和態度的話,那麼英國海軍進入戰備狀態的公告,就是在宣佈英國人的立場是多麼堅定了。

德國人如果繼續強硬,極有可能爆發和英法之間的戰爭。這是德國人目前也不願意看到的,因為德國很多的無畏艦還在造船廠內,想要正式下水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至少在一兩年之內,德國人並不願意見到和英法之間的戰爭。威廉二世也經過政府多人的勸說之後,這才打消了繼續對英法強硬的態度,十分不滿,勉強的讓政府向英國人解釋這次德國政府的行為。

1911年3月20日,在英國海軍的戰爭準備已經完成之後,法國政府這才正式通知英國,宣佈德國絲毫沒有在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立足的意圖。他們的目的只是在摩洛哥被置於法國保護之下後,要求法國人在其他方面給予適當補償。

3月24日,德國人降低了某些方面的補償要求,重新開啟了和法國的談判,這才讓差點進入戰爭的歐洲局勢平復下來。

但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英國人堅定的立場讓英德之間的關係迅速惡化,英國人對於威廉二世良好的印象不復存在,德國人對於英國的良好態度也直接消失。

英法和德國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解決,德國人對於英法之間的仇恨已經無法抵消。

甚至這種仇恨會在時間的流逝中越來越多,等積攢到再不可能容忍的程度,或許就是世界大戰真正來臨的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危機期間,歐洲地區也發生著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只不過因為英法德三國的劇烈衝突和即將到來的戰爭,才讓注意到這件事情的人並不多。

今年三月發生的阿加迪爾事件,吸引了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的目光。

這也讓義大利覺得有機可乘,覺得自己侵佔的黎波里的野心已經能夠實現。

三月底,心領神會的義大利報社突然之間開始猛烈攻擊土耳其政府在的黎波里對於義大利僑民的虐待和脅迫。

在義大利各大報社的猛烈宣傳之下,土耳其政府已經被宣傳成了無惡不作的惡魔,的黎波里的義大利僑民急需義大利政府的拯救。

覺得準備的差不多了,在1911年的4月,義大利政府正式通知土耳其政府,發出了最後的通知。義大利政府聲稱,土耳其的統治使的黎波里陷入混亂和貧窮,在的黎波里的義大利企業受到了土耳其的敵視,義大利的僑民受到了生命威脅。

因此,義大利政府由於被迫關心保護自己的尊嚴和利益,決定對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實施軍事佔領,並且要求土耳其軍隊予以協助並且採取措施,來防備任何有可能的對於義大利軍隊的抵抗行為。

這份條約的蠻橫無理和荒誕程度,甚至在歷史中都堪稱少有。

土耳其政府自然直接拒絕了義大利的通牒,並怒罵義大利政府是貪婪,無恥,荒誕的小丑。

4月27日,義大利政府正式向土耳其宣戰。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此時早已經腐朽不堪,面對著列強之義大利的侵略,土耳其政府呼籲歐洲各大列強出面干涉。

但早在這之前,義大利政府就透過了長達幾十年的外交活動,先後簽訂了三國同盟續約,意法協定和意俄拉匡尼基協定,讓德國,法國和俄國等歐洲列強承認的黎波里為義大利的勢力範圍。

因為有約在先,歐洲列強也不好對義大利以強凌弱的行為譴責,只能裝作看不到,甚至部分列強還反過來規勸土耳其政府接受義大利的無理要求,來避免一場本來不應該發生的罪惡戰爭。

事實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目前和德國交好,這才是歐洲列強不願意幫助土耳其的真正原因。

甚至說到底,義大利反而和土耳其是同一個陣營,同盟國陣營之間的互相討伐,協約國這邊看熱鬧都來不及,又怎麼可能會去幹涉呢?

而德國這邊,面對法國的外交策略剛剛失敗,讓德國政府丟了大面子。

再加上義大利和土耳其都是德國的盟友,偏向誰都會損害另一方的關係。

德國政府也只能表示愛莫能助,除了支援給土耳其政府一筆資金之外,在外交上再也沒有任何行動。

4200字第一更,求支援,求月票!

雖然今天停電,但還是繼續日萬,已更4200/10000,求支援,求月票!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