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雖然看起來人均耕地面積只增長了0.02英畝,但總耕地面積卻增長了足足218萬英畝左右。
畢竟人口增長了90多萬,想要讓人均耕地面積保持在同樣的水平,就必須開墾大量的耕地面積。
得益於耕地面積的增加,1910年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也迎來了不小的增加,已經突破了960萬噸。
這讓澳大拉西亞的糧食產量距離千萬噸只有一步之遙,在明年人口破千萬的同時,糧食產量也應該能跟著破一千萬。
但整個1910年,澳大拉西亞全國的糧食消耗量也只有不到290萬噸,這也代表著澳大拉西亞每年都可以向外出口600萬噸的糧食,這可不是一筆小收入。
當然,因為之前和英國簽訂了更進一步的貿易協議,因此英國成為澳大拉西亞糧食出口的主要目標。
澳大拉西亞每年向英國出口的糧食至少200萬噸,這也證明目前英國和澳大拉西亞親密的關係。
這是政府目前的發展情況,至於王室財團目前的發展情況,阿瑟只能說是龐然大物。
內閣會議結束之後,經過肯特管家的彙報,阿瑟這才明白,目前的王室財團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有多麼龐大。
當然,其實去年的王室財團就已經足夠龐大,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擴張了許多。
目前王室財團建立的工廠和企業高達上百家,控股的工廠和企業高達上千家。
王室財團所管理的所有企業和工廠,擁有的員工數量已經超過50萬,遍佈澳大拉西亞的各個州,各個領域和各個行業。
1910年王室財團純利潤高達5431萬澳元,這還是扣除了給政府高達近千萬澳元的稅收之後的結果。
王室財團的純收入和國家的總財政收入相差僅僅1000萬澳元,這足以見得目前王室財團在澳大拉西亞的規模有多麼龐大。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只要阿瑟想,王室財團的純收入隨時可以超過國家的財政總收入。
不過王室財團也只是控制了澳大拉西亞比較重要的一些行業,比如重工業,石油,化工業,軍工等等,一些民用工業和領域王室財團並沒有太多涉及,畢竟總得給澳大拉西亞的人們一點機會。
如果目前有世界500強企業的排行榜,阿瑟相信,自己的王室財團絕對能排進世界前十。
純利潤高達5400萬澳元,也就是2700萬英鎊的企業在目前的時代可謂是九牛一毛,這收入甚至能夠超過一些歐洲中小國家。
1911年1月中旬,智利派遣的外交團隊終於再次抵達了澳大拉西亞,對於澳大拉西亞設計出來的希望級戰列艦進行考察。
這次的智利外交團隊多了幾名海軍的將領和政府的高層,明顯對於澳大拉西亞所說的新的,戰鬥力特別強大的戰列艦很感興趣。
說實話,希望級戰列艦除了智利人的期待有所差距之外,其他包括火力,動力和裝甲防護方面,和智利人的要求基本已經相同甚至是超過。
智利人最後對於噸位的一絲倔強,也被國防部長勞爾說的噸位不如戰鬥力給打敗。
不過這也確實是一句真理,與其盲目的追求軍艦的噸位和體積,不如將目光放向軍艦的速度,火力和防護能力。
再大的軍艦如果戰鬥力不行,反而成了海戰中的活靶子,沉的或許還是最快。
在外交部和智利使團長達一週時間的商討和討論之後,終於確定了最後的海軍訂單。
智利方面出資一共500萬英鎊,也就是1000萬澳元,購買兩艘希望級戰列艦,六艘公爵級護衛艦,兩艘德國潛艇。
這筆訂單預計在今年中旬開工,兩艘潛艇交付時間不晚於1913年中旬,六艘護衛艦交付時間不晚於1914年中旬,兩艘希望級戰列艦交付時間不晚於1915年年底。
總體來說,這筆軍艦訂單的時間還是十分寬裕的,足夠皇家造船廠在完成俄國人的軍艦訂單的同時,兼顧智利人軍艦訂單的生產。
當然,這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至少在1914年之前,皇家造船廠是沒有什麼空閒,能夠建造澳大拉西亞自己的軍艦了。
不過這都是小問題,等到一戰歐洲各國都忙於戰爭的時候,澳大拉西亞有的是時間和資金建造自己的戰略,也完全不急於這一時。
兩艘希望級戰列艦被智利人激動的命名為拉託雷海軍上將號和柯克倫海軍上將號,這或許就是小國家海軍崛起的夢想吧!
不得不感慨,雖然南美幾個國家的體量都不太大,但在軍事特別是海軍方面的投入倒是十分捨得。
軍艦訂單簽訂之後,阿瑟倒是獲得了短暫的空閒時間。不過此時,阿瑟正在等待著來自歐洲方面的訊息。
根據皇家安全情報局的訊息來看,摩洛哥危機應該馬上就要發生。
當然,這也並非是阿瑟的預測。
實際上,摩洛哥這些年的情況一直都不是太好。因為天氣的原因,摩洛哥遭遇了難得一見的大旱,導致許多地區的農業面臨危機,莊稼欠收,農民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