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和威廉二世的商談十分順利,僅僅用了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將援助條約的框架確定,並且還將軍工產業在內的比較重要的科技購買談妥。
無論威廉二世的目的是什麼,這份條約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只有好處,並沒有壞處。
有了德意志的幫助,再加上來自英國的援助,澳大利亞的經濟和工業都會迎來爆發階段。
雖然伴隨著援助條約的簽訂,一些軍事方面的協定也被明確。
但好訊息是,威廉二世並沒有明確要求澳大利亞參加將來的戰爭。
澳大利亞只需要在戰爭爆發後半年內向德意志提供資源方面的支援,以及趁機尋找機會騷擾法國的各大殖民地即可。
這對於阿瑟來說是完全能接受的。在不直接陷入這場戰爭泥潭的情況下,讓歐洲的戰爭爆發的更猛烈,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並沒有壞處。
畢竟伴隨著戰爭,也會創造大量的財富機會。澳大利亞的軍工業來自於英國和德國的支援,自然也更能被英國和德國所接受。
畢竟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相同的制式裝備要比不同的裝備更為熟練,爆發的戰鬥力也自然更高。
1900年12月19日,這是阿瑟和威廉二世商談後的第二天。
在兩國的君主確定完條約的框架之後,官員們也開始忙碌起來,敲定合約的細則。
因為大體框架已經確定的原因,因此談判的進度還是很快的。原本比較棘手的問題已經被阿瑟和威廉二世解決,兩國官員只需要討論出援助的型別和具體的份額即可。
不過畢竟是具有高達7500萬英鎊資金,以及各種先進技術和優秀工人的龐大援助計劃。哪怕談判的進度很快,也依舊用了大概五天的時間才徹底談妥。
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是幸運的。因為威廉二世決定在聖誕節日之前徹底結束條約的談判,因此在12月23日,也就是平安夜的前一天,一些本來還陷入爭論的問題被兩國官員很快解決,解決的辦法就是德國方面妥協。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對於真心想要締結條約的兩國來說,也就只能讓援助的一方德意志來吃點虧了。
1900年12月24日,德國柏林。
趕在平安夜之前,德意志和澳大利亞終於商量妥了所有條約細則,並且將正式的條約列印了出來,由雙方君主簽字,正式生效。
條約的正式名稱為《德意志和澳大利亞在柏林的關於各項援助和協作計劃》,簡稱德澳《柏林協定》。
因為協定的部分內容關於戰爭時期的軍事行動以及外交支援,出於對雙方的考慮,這份協約只會向外透露部分內容,除了部分的援助計劃之外,其他的協作計劃並不會對外透露。
在一干媒體的鎂光燈之下,威廉二世和阿瑟微笑著舉起了各自的條約備份,微笑著留了一張合影。
政事解決完成之後,留給阿瑟和外交訪問團隊剩下的幾天就是用來休息和娛樂的了。
過完簡短的聖誕假期,阿瑟就得準備返回澳大利亞,參加政府的年度報告會議以及新年計劃會議了。
離開澳大利亞已經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其中大部分的時間還在海上的旅途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