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列強奧匈帝國是德國的小弟,德國中立,奧匈也肯定跟著中立。
義大利就不用多說了,義大利在東南亞和大洋洲的影響力甚至都比不上荷蘭,也自然不可能為了荷蘭王國去得罪澳大拉西亞。
這麼一來,這個問題基本沒有外力能夠依靠,荷蘭王國尋求了一圈之後,也只能假裝看不到,預設澳大拉西亞的巡邏計劃。
荷蘭人還十分擅長自我安慰,被迫允許澳大拉西亞的巡邏計劃之後,荷蘭人紛紛自我安慰:“這只是他們因為海盜劫掠而憤怒,才誕生的巡邏計劃。等到海盜事件的影響力消散之後,自然也不可能維持這麼龐大的巡邏計劃。”
讓荷蘭人沒想到的是,阿四不僅將這種巡邏變成了常態,還在幾年後加入了無畏艦和大量的中型軍艦,將小半個印度洋和小半個太平洋,以及荷屬東印度的領海全部變成了澳大拉西亞的巡邏區域。
這也讓澳大拉西亞在這些地區的影響力大大增加,甚至荷屬東印度的一些土著勢力也紛紛向澳大拉西亞示好。
不示好也沒辦法,勃朗蒙貢多王國的下場歷歷在目,因為得罪了澳大拉西亞的原因,勃朗蒙貢多王國的高層幾乎被清繳乾淨,土地也幾乎被南面的曼達人和魯烏蘇丹國瓜分。
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亞在荷屬東印度的兩次大屠殺,荷屬東印度的總督和荷蘭王國沒有任何反應。
這代表著什麼?荷蘭人也懼怕澳大拉西亞的兵鋒,因此才會默不作聲。
既然荷蘭人都懼怕了,那麼被迫臣服於荷屬東印度的這些土著勢力,自然也清楚誰才是他們最得罪不起的國家。
阿瑟的行動很快,從四月中旬開始,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就頻頻出動,在澳大拉西亞的沿海和北部海洋進行高頻次的巡邏。
雖然這樣做會增加物資的消耗,特別是煤炭和石油。澳大拉西亞的煤炭儲量多的數不勝數,也擁有數個大型油田,自然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有了艦隊進行巡邏和保護之後,澳大拉西亞商船再也沒有誕生任何問題,甚至那些土著部落的漁民和船隻見到澳大拉西亞的商船基本都是繞著走,唯恐惹禍上身。
阿瑟還在近衛軍的範圍內,與之前參加營救行動計程車兵們進行了一次表彰。
雖然沒有直接頒佈勳章,但也進行了全軍範圍內的口頭獎勵,並且每人獎勵了一千澳元的資金,贏得了那些士兵狂熱而忠誠的眼神。
讓阿瑟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出動大規模海軍和軍隊援救被抓的澳大拉西亞人,不僅讓他自己和政府獲得澳大利亞人更狂熱的愛戴,還額外的獲得了許多歐洲人的好感。
畢竟像阿瑟這種,能夠真正在乎底層平民生死的君主並不多,再加上阿瑟在澳大拉西亞的各種減稅政策和福利,讓澳大拉西亞的移民吸引力增長了許多。
從1907年5月開始,能夠明顯感覺到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口遷移到澳大拉西亞,選擇成為澳大拉西亞的永久居民。
如果和1906年的資料相比,澳大拉西亞的移民數量增加了三成還要多,已經算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要知道,澳大拉西亞現在每年的移民數量高達四十萬人。如果能夠一直保持三成的增長頻率,這也代表著今年的人口相比去年將會增長整整十二萬以上。
再加上澳大拉西亞的鼓勵生育政策,澳大拉西亞的人口極有可能在1908年到來之前就突破七百萬。
當然,大量的移民對於阿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煩惱的。這些移民普遍希望居住在像悉尼和墨爾本這樣的澳大拉西亞大城市,不願意前往西澳大利亞和南澳大利亞。
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西澳大利亞和南澳大利亞擁有大量的礦產資源,也需要充足的人口和勞動力去開採。
再加上隨著大量移民的湧入,悉尼和墨爾本難免會造成規劃不足,對於城市的建設來說也形成了一定的混亂。
最終還是阿瑟出臺了一項只要願意前往西部地區和小城市,就可以獲得比正常情況還要多五成的土地分配,才算勉強解決了這個問題。
今天就四千字,請個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