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攻防戰應該是澳大拉西亞自立國以來傷亡最大的戰爭,也是戰果最大的戰爭。
首先是澳大拉西亞方面,將近一萬人的軍隊死傷超過七百人,其中死亡一百多人,重傷兩百多人,剩下的都是輕中傷。
海域外有著葡萄牙艦隊駐守,想要用運輸船將這些傷員送回國內醫治是不可能了。
但好在菲裡茨師長還擁有三艘飛艇,容納下這將近四百人的中重傷員還是沒問題的。
重傷員的救治十分緊要,菲裡茨師長命令飛艇士兵將所有傷員抬到飛艇上,立即起航將傷員送回國內醫治。
到時候飛艇回來的時候還能帶來一些物資,順便傳達來自國內的命令。
至於剩下兩百多人的輕傷員,這些人大多隻是受到炮火碎片的波及和流彈的擦傷,並未喪失太大的戰鬥力,簡單進行包紮即可。
相較於人員損失來說,這場戰爭的彈藥損耗其實並不大,至少相較於葡屬帝汶的那場攻防戰來說,彈藥消耗並不大。
畢竟交戰的大部分時間,澳大拉西亞的軍隊都是收著打的狀態,彈藥的消耗自然不可能多。
所幸之前就在葡屬印度囤積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糧食以及醫療物資,今天這場戰爭的損耗並不大,至少以現在囤積的物資來看,再進行這樣的幾場戰爭也不是問題。
雖然並不清楚葡萄牙人具體的傷亡,但今天的那支葡萄牙軍隊,絕大多數已經被擊斃,潰散的葡萄牙士兵甚至不足軍隊總人數的十分之一。
潰散的葡萄牙士兵已經不能對澳大拉西亞形成威脅,只需要再進行一次清剿行動,他們就沒啥抵抗力了。
現在對於菲裡茨師長來說,真正的麻煩已經變成了海岸外的葡萄牙艦隊。
雖然葡萄牙的海軍在世界範圍內登不了檯面,但還是要比目前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強大一些的。
如果這些葡萄牙海軍不走的話,那麼葡屬印度的港口就恢復不了交通,菲裡茨師長獲得後勤的方式也就只剩下飛艇了。
不過,相信一些潰散的葡萄牙士兵還是能夠返回到海岸的,等他們傳達了軍隊徹底戰敗潰散的戰果之後,相信葡萄牙的艦隊也不會在葡屬印度海岸逗留多久。
想到這兒,菲裡茨將軍向國內發了一份電報,詳細的述說了戰爭的整個過程和經過,並尋求阿瑟的下一步指示。
又稍稍等待了一會,並未收到來自國內的回電之後,菲裡茨師長這才選擇休息一會,畢竟新的一天還有更加繁重的工作。
阿瑟收到電報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倒不是說電報的傳達有這麼慢,實際上,昨晚半夜就已經收到了來自菲裡茨師長的電報。
不過畢竟電報是好訊息,也沒有那麼緊急,因此肯特部長決定不打擾阿瑟的睡眠,而是選擇了第二天一早就前去彙報。
為盟主顧顧顧挽加更第一章,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