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倖存的葡萄牙士兵,因為指揮官已經陣亡的原因,再加上被之前多次轟炸和空襲嚇破了膽,一直龜縮在水泥設施中不敢出來,也自然不可能對緩緩靠近的澳大拉西亞士兵形成任何反擊。
中午十一點多,第一師計程車兵成功的佔領了葡萄牙的陣地,俘虜了三百多名葡萄牙士兵,以及四百多個土著士兵。
對於這些葡萄牙士兵,西爾維奧·隆尼·羅德林將軍打手一揮,讓一隊士兵嚴厲的看管他們。
而那些土著士兵,自然不存在任何利益價值,因此,等待他們的結局也只有死亡。
在陣地中進行了簡單的休整之後,西爾維奧·隆尼·羅德林將軍留下了一個排負責看護被俘虜的葡萄牙士兵,大部隊則繼續向北,想著葡屬帝汶的首府帝力趕去。
陣地上的葡萄牙士兵和土著軍隊可以說是葡屬帝汶的所有軍隊了。
目前帝力僅有的防護力量,可能就是城市中那為數不多的警察了。
但想要靠警察來抵抗第一師的進攻,這可能比痴人做夢還要讓人覺得荒誕。
下午三點,澳大拉西亞軍隊成功的進入帝力城市,並且全面佔據了帝力的總督府和駐軍司令部。
同時,西爾維奧·隆尼·羅德林將軍命令士兵將俘虜的葡萄牙士兵遷移到城市內,並且向國內發了電報。
阿瑟收到西爾維奧·隆尼·羅德林將軍發的電報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
阿瑟第一時間就給西爾維奧·隆尼·羅德林將軍發了回電,讓西爾維奧·隆尼·羅德林將軍妥善的處置帝汶的一切,儘量控制好帝汶的秩序。
同時,在葡屬帝汶的海岸和西部邊境修建一些防禦陣地,來防止將來葡萄牙人有可能的登陸。
晚上六點,隨著澳大拉西亞國防部的一聲令下,第二師兵分兩路,分別前往葡萄牙在亞洲剩餘的兩塊殖民地,進行攻佔和佔領。
雖然這兩塊殖民地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太過遙遠,並且,無論是葡萄牙的印度殖民地,還是葡萄牙在東亞的殖民地,澳大拉西亞都沒有佔領的資格。
佔領之後也得考慮旁邊英屬印度和清國的態度,因此這兩塊殖民地不在阿瑟的目標範圍之內。
當然,現在在戰爭時期,攻佔這兩塊殖民地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兩塊殖民地也是葡萄牙在亞洲的橋頭堡,沒了這兩塊殖民地,葡萄牙距離奧達拉西亞最近的地區就成了,葡屬莫三比克殖民地,和澳大拉西亞足足隔了一個印度洋的距離。
1907年8月10日,早上六點。
經過了一天多的航行之後,第二師的一部分軍隊終於抵達了葡萄牙在東亞的殖民地,並且迅速的對殖民地進行了攻佔。
這塊殖民地的土地面積相比葡屬帝汶要小的多,居住的人口也並不多。
如果只算葡萄牙人的話,這塊殖民地的葡萄牙人口數量甚至不超過一萬人,駐軍更是東拼西湊,靠著殖民地當地土著的人口,還勉強將駐軍的數量堆積到一千人。
這也導致這裡的駐軍訓練程度更加堪憂,部分當地土著組成計程車兵的裝備更是落後許多。
在經歷了幾輪炮擊之後,這些葡萄牙軍隊就完全喪失了鬥志,大部分人被俘虜,剩下的都是已經犧牲在炮火中的屍體。
和葡屬帝汶一樣,這裡的戰場取得完全勝利之後,第二師的副師長就連忙向國內發了電報,簡單的描述了戰爭的經過和戰果,並且獲得了阿瑟的最新指示。
除了和葡屬帝汶相差無幾的維持秩序和鞏固防禦之外,還有就是儘可能的搬遷葡萄牙人的財產。
雖然並不能明目張膽的處決葡萄牙人,但處理他們的財產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些葡萄牙人在這片地區辛苦建立的工廠和財產,也全部都為澳大拉西亞做了嫁衣。
葡屬帝汶並沒經歷這種野蠻的拆遷,因為葡屬帝汶是阿瑟的目標,已經劃在了澳大拉西亞的勢力範圍之內。
只要戰爭順利,戰爭結束之後葡屬帝汶,也就應該改名為澳屬帝汶了,自然也就不用費盡心機的去搬遷那些葡萄牙人的財產,反正土地移交的時候他們也跑不了。
幾天後的8月12日,由第二師師長菲裡茨·萊納親自率領的軍隊,也終於遠渡印度洋抵達了葡屬印度。
雖然提到印度的宗主國,所有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大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