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澳大拉西亞的要求並不高,至少在歐洲人以自己認為的“中立”視角看來是這樣的。
既然是葡萄牙人做錯了,那麼付出賠償也是應該的事情。
三個國家劃分出自己詳細的勢力範圍更是再正常不過,這樣確實也能避免更多的衝突。
但問題偏偏複雜在之前葡萄牙為了打贏輿論戰,在國內大肆宣稱漁民是無辜的,並且國內的黨派也都發動輿論,表示國家應該支援葡屬帝汶的漁民。
事情過去了才沒幾天,讓葡萄牙直接交出漁民,不就是直接打葡萄牙政府的臉嗎?
當然,對於國家層面來說,丟點臉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事情難就難在目前葡萄牙的局勢並不穩定,國內的革命也早有苗頭。
之前的輿論讓大部分葡萄牙人都支援自己國家的漁民,如果政府貿然交出漁民,那麼葡萄牙人會怎麼看?
是漁民真的做錯了?還是政府的無能,不得不冤枉好人呢?
目前的葡萄牙局勢很不穩定,這一切都取決於當代國王卡洛斯一世的高壓政策。
卡洛斯一世是一個較為專制的君主,但葡萄牙王國早已經在幾十年前的內戰中,建立了二元君主立憲制。
卡洛斯一世在葡萄牙採取的高壓政策,以及嚴厲鎮壓革命活動的行為,讓很多共和民主派的葡萄牙人非常不滿。
不滿到什麼程度呢?在原本真實的歷史上,卡洛斯一世於一年後被共和激進派刺殺,其子曼努埃爾二世剛剛登基兩年,就爆發了革命,被葡萄牙人廢黜王位。
這也代表著葡萄牙布拉幹薩王朝的統治壽命僅有三年,其國王內部的跌宕可想而知。
正因為國內動盪的政治環境,這才讓卡洛斯一世有些拿不定主意。
向澳大拉西亞人退縮是一個快速解決衝突的好辦法,雖然有損國家的顏面,但付出的實際代價卻並不多。
只不過憤怒的葡萄牙民眾可能會加入到革命黨中,因為不滿而決定推翻政府的統治。
這對於卡洛斯一世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為了維護葡萄牙王國的君主制,同樣,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卡洛斯一世直接將退縮的選項摒棄。
國家政府強硬一點,用真實的行動來維護自己國民的利益,同時也能拉攏平民的民心,提升君主制在葡萄牙的支援程度,這是卡洛斯一世決定了許久的計劃。
為此,卡洛斯一世諮詢了許多心腹,最終一致決定向澳大拉西亞表達葡萄牙的堅定態度,那就是為了保護國民的利益,絕不退縮!
實際上,卡洛斯一世也派人隱晦地詢問了英國人的態度。
得到了英國人暗示的會聯合法國,在一定情況時進行調解之後,卡洛斯一世這才堅定了對澳大拉西亞強硬的態度。
在卡洛斯一世看來,澳大拉西亞不過只是剛剛從殖民地獨立沒多久的國家,國家的發展十分仰仗來自歐洲的資源和支援。
就算葡萄牙在東南亞抗衡不了澳大拉西亞,英法介入之後,澳大拉西亞也一定會退縮。
只要能抗過第一波輿論,讓自己和政府獲得強硬的保護國民的美名,那將來的外交手段也就更多了。
三千六百字第一章,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