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謝爾蓋大公放心,同樣也是讓謝爾蓋大公身後的沙俄政府大方一點,阿瑟帶著謝爾蓋大公參觀了目前澳大拉西亞最大的造船廠,也就是阿瑟的悉尼港皇家造船廠。
澳大拉西亞的海軍建造計劃行動很快,目前已經在開始建設中小型軍艦了。
是的,澳大拉西亞選擇先建造中小型軍艦,將預算耗費最多的無畏艦留在了最後。
實際上也並不是留在最後,主要是澳大拉西亞對於無畏艦的設計目前只停留在理論方面,真正建造起來無畏艦,還是會誕生許多問題。
因此,也就需要一艘實驗品來幫助造船廠的專家和員工更熟悉無畏艦的建造,阿瑟也自然不會去額外建造一艘試驗品。
這樣的情況之下,尋求對外的貿易,將外國訂單當做實驗品一般進行摸索,是造船廠專家們的一致意見。
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嚴重。只是澳大拉西亞的專家們想要為國家建造更好更完美的軍艦,因此想要在為國家建造軍艦之前,獲得更多的經驗和熟練度。
悉尼港皇家造船廠建成到現在也已經過去了六年多的時間。在這六年多的時間裡,造船廠的規模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的悉尼港皇家造船廠,已經完全能夠容納兩艘戰列艦或者五艘小型軍艦同時建造,最多時甚至能夠同時開工三艘戰列艦。
這也為澳大拉西亞將來的海軍擴張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至少不用擔心在擁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國內的生產卻跟不上。
除了皇家造船廠之外,阿瑟的王室財團還投資了澳大拉西亞範圍內大大小小的造船廠一共十多家。
只不過可惜的是,這十多家造船廠目前能夠建造軍艦的只有一家,還是紐西蘭之前的造船廠。
剩下的造船廠只能承接民用船隻和漁船的建造,並且建造的也大多都是十噸一下的小漁船。
哪怕是位於紐西蘭的造船廠,所能夠建造的軍艦也不過只是幾百噸的岸防艦,上千噸的小型軍艦都是有建造的能力,但是沒有相應的圖紙和裝置。
在造船行業方面,雖然澳大拉西亞已經擁有較為頂尖的皇家造船廠,但除了皇家造船廠之外,澳大拉西亞還相當欠缺中低端的造船廠,這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夠彌補。
雖然皇家造船廠並沒有開工建造無畏艦,但從建造中小型軍艦的專業程度上來看,謝爾蓋大公認為,澳大拉西亞的頂尖造船技術已經超過俄國了。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事情。俄國無論是和英法這樣的老牌列強還是德美這樣的新興列強相比,都存在著一些差距。
如果不是龐大的土地面積和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大量的人口帶來的先天性優勢,再加上距離歐洲比較近,能夠有效的吸收歐洲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變革,恐怕沙俄帝國的下場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差不了多少。
不過好在,沙俄帝國對於維持自己的軍事實力還是非常看重的,並且為陸軍和海軍的投入都不少。
關於這次有可能誕生的無畏艦貿易,尼古拉二世也十分大方的給予了謝爾蓋大公五百萬英鎊的資金,目的至少是兩艘無畏艦,最好能加上一些中小型軍艦。
觀看完澳大拉西亞的皇家造船廠之後,謝爾蓋大公也將話題成功的轉移到了無畏艦的訂購上。
阿瑟看得出來,俄國人確實也是真的想要獲得無畏艦,來加強在歐洲和遠東的軍艦實力。
特別是在遠東,之前太平洋艦隊的皇太子號維修完成之後,太平洋艦隊還能保持一點的優勢。
但緊接著,島國在澳大拉西亞訂購的戰列艦也跟著下水交付,島國和俄國在遠東戰列艦的數量又保持了平衡。
偏偏雙方對於之前戰爭的結果都不滿意,都想著摩拳擦掌,再來一場戰爭改變之前的戰果。
那麼保持自己陸海軍的優勢就變得十分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俄國和島國都對剛剛誕生的強大軍艦無畏艦非常感興趣的原因。
瞭解完君主級戰列艦的具體效能之後,謝爾蓋大公很快就對價格發起了提問。
價格也是決定無畏艦價效比的重要因素,縱使俄國人對於無畏艦再怎樣熱衷,也有可能會被高昂的價格所打敗。
事實上,謝爾蓋大公的擔心並無道理。
無畏艦相對於老式戰列艦來說,成本和造價確實也提高了許多。
之前一艘比較強大的老式戰列艦,造價基本維持在120到140萬英鎊左右。
但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造價已經將近180萬英鎊,相比老式戰列艦有了不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