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重要的是,阿瑟擁有出生於歐洲皇室的尊貴血脈,但並不像歐洲大多數貴族那樣淫亂奢靡。
謝爾蓋大公抵達澳大拉西亞已經有好幾天的時間,也並未聽說阿瑟的任何私生活傳聞,足以見得阿瑟還是以國家大事為重,並不是那些普通貴族子弟能夠比得上的。
謝爾蓋大公之後,阿瑟特意上前幾步,展開了和英國喬治王儲的交談。
實際上,喬治王儲也已經41歲,至少和威廉皇儲,阿瑟等人站在一起的時候,稍微顯得有那麼一絲絲的格格不入。
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因為不是同齡人的原因,阿瑟和喬治王儲也沒什麼好談的,接受了祝福之後,阿瑟簡單的道謝便結束了交談。
如果不是為了照顧英國民眾的情緒,阿瑟甚至沒有特意靠近喬治王儲的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英國王室的姓氏仍然是薩克森·科堡·哥達,一個來自於德意志的豪華家族。
這個家族曾經先後統治了,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比利時王國,葡萄牙王國,保加利亞王國,大英帝國和現在的澳大拉西亞王國,是歐洲目前歷史最悠久,統治國家數量最多的家族之一。
歐洲人對於這樣的家族也十分看重,許多小國家在獨立選擇君主的時候,往往也會選擇來自於豪華家族的王子。
只不過,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在一戰之後就沒那麼顯赫。首先是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為了安撫不滿德國的英國民眾,決定放棄英國王室來源於德國姓氏,將薩克森·科堡·哥達的姓氏改成了具有英國色彩溫莎,也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溫莎王朝。
葡萄牙,保加利亞相繼轉變為共和制,家族也失去了這幾個國家的統治權。
最後,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還失去了名字的來源,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家族的輝煌也不再如同往日那麼耀眼。
但在這之前,薩克森·科堡·哥達仍然是歐洲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它也能讓阿瑟和澳大拉西亞獲得更多的歐洲人支援,贏得更多歐洲王室的好感。
喬治五世之後,奧匈帝國,義大利和美國等列強國家的代表也紛紛上前進行祝賀。
島國也如同不知道澳大拉西亞和俄國的條約,聯姻一般,依舊十分恭敬地向阿瑟祝賀。
在這些列強國家的代表紛紛上前祝賀完畢之後,才輪得到非列強國家的代表講話。
這實際上也是世界的主流,弱國無外交。國家的實力沒有被其他人認可,那麼派遣出來的外交代表也只能等別人都說完話,才有說話的資格。
當然,說的話別人想不想聽,願不願意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接受完所有人的祝福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阿瑟也示意讓眾人盡情享受宴會,場面再次恢復了一開始的喧鬧中。
這樣的宴會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次建立外交關係的好機會,各國代表和貴族們紛紛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同樣也在盡力的交好對自己有用的人。
阿瑟作為今天的主角,他的一舉一動也是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不過,阿瑟今天主要是和威廉皇儲等列強國家的人員交談,其他國家的貴族和官員想要攀談也不是那麼容易。
澳大拉西亞的造艦計劃引起了許多列強國家的注意,他們非常好奇,澳大拉西亞造艦計劃的兩艘戰列艦到底是不是無畏艦。
要知道,目前明確表示要開工建造無畏艦的國家僅僅只有三個,有建造計劃的也僅僅只有六個。
在這樣的時間段裡,任何一個國家擁有無畏艦,他的海軍實力都能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也是這些國家關心澳大拉西亞造艦計劃的原因,擁有兩艘無畏艦的澳大拉西亞,其海軍實力甚至能夠和擁有五艘老式戰列艦的島國海軍相媲美。
阿瑟之所以選擇當眾公佈澳大拉西亞十年內的造艦計劃,就是為了開啟澳大拉西亞在國際方面的影響力。
因此,阿瑟在面對這些國家代表的詢問的時候,十分直接的承認了澳大拉西亞造艦計劃中的兩艘戰列艦,通通都是無畏艦級別的先進軍艦。
甚至阿瑟還十分神秘的表示,澳大拉西亞造艦計劃中五艘主力戰艦的其他三艘,也是老式戰列艦以上,無畏艦以下的,澳大拉西亞自己研製的強大軍艦。
這麼一算的話,澳大拉西亞的戰列艦極有可能會達到五艘,並且至少有兩艘是無畏艦級別的強大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