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最終選擇了瑪麗女大公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尼古拉二世和亞歷山德拉皇后的耳中。
兩人對於這個結果非常滿意,認為這是歐洲皇室之間又一次美好的結合。
至少從目前看來,澳大利亞和俄國的聯合具有相同的利益,俄國需要在遠東獲得更多的支援,而澳大利亞也需要一個列強級別的盟友,同時還要限制未來有可能的敵人,島國的崛起。
和俄國皇室聯姻之後,還能夠有效的接受來自俄國的移民。剔除一些革命分子和危險分子之後,一直生活在沙皇專制下的俄國人,其實更適合成為澳大利亞居民,他們對於專制的接受程度也會比其他歐洲移民更高。
1905年8月15日,阿瑟和瑪麗女大公簡單的接觸了幾天,見了幾面之後,就在聖彼得堡舉行了訂婚儀式。
在這幾天的時間裡,阿瑟也曾發電報到國內尋求母親路易斯公主的意見,路易斯公主自然自無不可,甚至還在催促著阿瑟趕緊訂婚。
雖然訂婚只有俄國皇室和澳大利亞王室的人參加,能夠有資格進行現場祝賀的也只有少數的俄國高階官員。
但這次訂婚還是在歐洲範圍內引起了一定的轟動,這可是羅曼諾夫家族和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又一次偉大的聯合。
對於沙俄帝國來說,這場訂婚也帶有一定的沖喜意味,讓沙俄帝國的部分民眾將注意力放在了訂婚的雙方主角身上,部分遊行的隊伍甚至稀薄了許多。
因為阿瑟在大英帝國民間良好的聲望,也讓眾多英國人十分關注阿瑟的訂婚,並且紛紛獻上了誠摯的祝福。
雖然俄國目前和英國的關係不怎麼樣,但在阿瑟的婚事面前,這一點點小小的衝突也可以暫時忘記。
藉著訂婚的東風,阿瑟代表澳大利亞也和沙俄帝國談成了許多緊密的合作,包括引進更多移民,加強雙方貿易,以及雙方資源的進出口。
因為和沙俄帝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澳大利亞也能夠開啟一部分遠東的市場,建立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
最讓阿瑟關注的就是移民引進的問題。截止1905年,沙俄帝國的總人口高達一億四千三百九十八萬,是一個妥妥的人口大國。
因為擁有大量人口的原因,也導致俄國並不在乎戰爭中的人口傷亡,這才有了歐洲推土機的稱號。
俄國的武器裝備普遍比較落後,但正是因為源源不斷的人口數量,這才讓俄國的陸軍實力保持著相當強大的水平。
俄國移民具有許多優點,不僅能夠良好的接受君主專制,並且還吃苦耐勞。
俄國人民風比較彪悍,他們組建的軍隊戰鬥力也十分強大,並且悍不畏死。
如果國內發生動亂的原因,除了長時間的壓迫統治之外,統治階級過度的剝削和俄國平民地位的低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這一點在澳大利亞基本不會發生,也是澳大利亞接收這些移民後,能夠保持國家穩定的前提。
再加上阿瑟和俄國皇室聯姻,關係上也和俄國人更加親近。俄國人也將成為除了英國人之外,對於澳大利亞王室比較忠誠的移民。
當然,這是在剔除了那些革命分子和暴亂分子之後的情況。阿瑟可不會接受那些煽動革命的危險分子,澳大利亞平民的利益王室就可以保障,平民要做的事是努力工作和維護秩序。
俄國政府對於澳大利亞請求移民的提議保持著無所謂的態度。俄國的人口眾多,往外進行移民也能減少一部分負擔。
甚至如果不是澳大利亞的承受能力有限,俄國政府都想和澳大利亞簽訂一份年移民量至少五十萬的移民條約。
俄國的人口增長始終保持在每年一到兩百萬左右,甚至有時候的人口增長還會突破三百萬。
1800年的俄國總人口只有三千五百多萬,100年後的1900年就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一億三千兩百萬,翻了將近四倍。
這還不算什麼,從1900年到1916年短短十六年的時間,俄國的人口增長數量達到了五千一百萬左右,年人口增長甚至達到了三百一十多萬。
這種人口大國的煩惱,實際上是人口小國羨慕不得的事情。
俄國一年的人口增長就相當於大半個澳大利亞,在這個仍然靠人數來決定戰爭優勢的年代,更多的人數也代表著更多的優勢,以及可消耗人力。
阿瑟所簽訂的移民條約並沒有那麼喪心病狂。條約從簽訂之日起正式開始執行,具體的移民人口數量則根據澳大利亞的運輸情況來定。
什麼意思呢,就是澳大利亞能夠運輸多少移民,每年就能夠獲取俄國多少移民。
當然,移民的事情也不能急於求成。根據阿瑟的估計,從今年的1905年開始,三年內每一年前往澳大利亞的俄國移民都不會突破十萬人,平均每年也只會引進四五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