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澳洲崛起錄> 第一百九十章:汽車帶來的利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章:汽車帶來的利潤 (2 / 2)

這還不算什麼。英國,德國以及美國的工廠的擴張才是重頭戲。

如果1903年的三大工廠生產能力基本都維持在九萬輛左右的話,那麼今年的德國工廠和美國工廠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預計年生產量已經分別突破了十五萬輛和十八萬輛。

也正是因為德國工廠和美國工廠的瘋狂擴張,1904年一整年,本茨四大汽車廠預計總生產量將會達到六十萬輛左右。

當然,這也並非是汽車廠盲目的擴張。根據這半年來的銷售結果來看,1904年一整年,本茨one的銷售量至少會保持在六十萬輛左右,正好和生產量保持相對的平衡。

隨著汽車市場的瘋狂擴張,本茨one的大量銷售也給本茨汽車廠和阿瑟帶來了大量的利潤。

截至目前為止,本茨one一共銷售了六十二萬三千一百四十六輛,總銷售額為九千三百四十七萬一千九百英鎊,距離一億英鎊也不是太遠。

雖然這是四大工廠一年半的總銷售額,但也不能否認,汽車行業目前已經展露出了巨大的潛力。

只要不被戰爭影響,汽車的市場就會一直呈現增長狀態,所帶來的收入和利潤也絕對會節節升高。

目前來看,每一輛賓士汽車的利潤都能夠達到六十到七十英鎊左右。

特別是澳大利亞的工廠生產的汽車,利潤已經能夠基本保持在七十英鎊以上。

雖然位於英國和德國的汽車廠會被分走一半的利潤,但利潤的一半的一半也是一筆大收入,如果沒有這些地方貴族的支援,本茨汽車廠的發展也不會有這麼順利。

賓士汽車總廠所銷售的十一萬三千輛汽車,就給本馳汽車廠帶來了七百多萬英鎊的利潤。

更不要說其他廠商加起來的總利潤也有將近三千一百萬英鎊,本茨汽車廠也能夠分走超過一千八百萬英鎊。

當然,之所以能夠分這麼多的原因,除了英國和德國汽車廠一半的利潤之外,美國汽車廠沒有其他人參與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雖然美國汽車廠每輛汽車的利潤只有五十多英鎊,但架不住因為美國發達的原因,銷售量甚至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

這一千八百萬英鎊再加上本次汽車廠自己銷售的七百多萬英鎊,這一年半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兩千五百萬英鎊。

阿瑟擁有本茨汽車廠百分之九十的股份,他所擁有的王室財團將會獲得這兩千五百萬英鎊其中的九成,也就是兩千兩百五十萬英鎊。

當然,稅收的支出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環。雖然澳大利亞的稅收對於阿瑟來說就相當於是左手倒右手,但也是不能馬虎和忽略的。

不過在阿瑟減稅之後,澳大利亞相對於英國的各種雜稅其實已經消失。對於汽車廠來說,最大的稅也不過只是所得稅,大約百分之十一。

王室財團的這筆收入,大約需要繳納兩百四十七萬的稅收,稅後的收入還有不到兩千萬英鎊。

可不要小看這筆收入,從來到澳大利亞之後,阿瑟的各種支出合起來也沒有這麼多。當然,這是在去除給政府的一億英鎊貸款的前提下。

投資本茨汽車廠不僅讓阿瑟把這些年所有的支出全都賺了回來,甚至還有所盈餘。

目前的王室財團在不算王室銀行,軍工廠,造船廠和這些年建造的一些工廠,以及投資的一些工廠之外,目前的總資產仍然達到了龐大的兩億五千萬英鎊。

除了借貸給澳大利亞政府的一億英鎊之外,目前阿瑟所掌握的資金高達上億英鎊,這些資金都是為將來佈局所準備的。

如果算上那些雜七雜八的工廠,王室財團的總價值甚至高達三億多英鎊。

如果這個時代就有什麼排行榜的話,那麼阿瑟和他擁有的王室財團也絕對榜上有名。

更何況,對於一個國家的專制君主來說,手中的資金並不能代表君主的財富。

特別是對於像阿瑟這樣的君主來說,只要所有權利仍然掌握在手裡,那麼整個澳大利亞都是阿瑟的財產。

澳大利亞又值多少資金呢?不可計數,無可名狀。

三千字第一更,求支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