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甚至讓一些殖民地地區的國家看到了獨立的希望,他們也想煽動公投,從而讓國家獲得獨立的地位。
只可惜,他們的統治者手中並沒有阿瑟所掌握的證據,他們的舉動也註定會失敗。
沒有遭遇一戰和二戰削弱的歐洲殖民國家,是絕對不可能放棄自己所擁有的殖民地。
哪怕是歐洲的一些小國,對於自己國家的殖民地也看得十分重要,更不要說是依靠殖民地吸取大量利潤和資源的老牌列強了。
這些國家的政客們甚至已經預料到了紐西蘭這樣的事件會給他們的殖民地帶來怎樣的危害,因此早已經讓殖民地軍隊嚴陣以待,為的就是鎮壓有可能的殖民地叛亂。
這時候各國對於殖民地住民的態度還是比較殘酷的,人權對於殖民地的住民們來說,這得是半個世紀後才能奢望的東西。
阿瑟並沒有在這次公投中露面,但代表著阿瑟的約書亞還是代表著澳大利亞,在紐西蘭的所有城市中巡視。
這次公投吸引了紐西蘭人的踴躍參與,從各個城鎮時常爆滿的收集箱中就能夠看出,參加這次公投的人並不在少數,這也能更加體現出紐西蘭人民真正的意見。
惠靈頓和奧克蘭,包括紐西蘭南島的克萊斯特切奇和因弗卡吉爾這四座城市,是整個見證團巡查次數最多的地方。
因為這四個城市是紐西蘭目前人口最多,經濟相對最發達的四個城市。
其中,惠靈頓和奧克蘭位於紐西蘭的北島,克萊斯特切奇和因弗卡吉爾位於紐西蘭南島。
不過,南島的兩座城市相較於惠靈頓和奧克蘭來說,人口規模和經濟發達程度相對的就落後很多。
紐西蘭的惠靈頓和奧克蘭人口均已經超過了十萬,特別是紐西蘭的惠靈頓,人口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紐西蘭在剛剛從澳大利亞分離出去的時候,其殖民地首府還是奧克蘭。
直到1865年,紐西蘭的殖民地首府才從奧克蘭轉移到了惠靈頓,這個紐西蘭北島最南部,能夠和南島最北部隔海相望的地區。
但這時候的惠靈頓還是一個落後的城鎮,選擇惠靈頓作為首府還是澳大利亞議員的意見(因為澳大利亞議員相對中立,並且和紐西蘭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之所以選擇轉移首府,並不是奧克蘭的地理位置不好。
相反,奧克蘭包括附近的城區都處於平原地帶,在當時的紐西蘭擁有最多的人口和最發達的經濟。
但因為紐西蘭南島發現了金礦,紐西蘭殖民地政府因為擔心紐西蘭南島會因為發現金礦,再加上首府位於紐西蘭北島的北端奧克蘭的原因,會導致南島的人們誕生獨立心理,從紐西蘭獨立出去成立新的殖民地,所以,將殖民地首府轉移到了紐西蘭相對的中心,北島的最南端惠靈頓。
當惠靈頓成為紐西蘭首府的時候,僅僅只是一個人口不到五千的小城鎮。
伴隨著歷任紐西蘭總督對於紐西蘭的發展,惠靈頓逐漸成長為一個城市,並且成了僅次於奧克蘭的紐西蘭第二大港口城市。
目前的惠靈頓,已經是紐西蘭的政治,工業和經濟中心,也超越了奧克蘭,成為了紐西蘭的第一大城市。
第二更,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