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上議院對於政黨成立的申請稽核還是非常嚴格的,對於這些大多偏向玩樂性質的政黨基本沒有透過。
截止澳大利亞內閣政府選舉之前,澳大利亞一共成立了七個合法政黨,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亞政黨中歷史最悠久的澳大利亞工黨。
是的,哪怕是早已經成立的澳大利亞工黨,也必須得經過上議院的稽核,確認合法之後才能光明正大的招收成員。
這樣的稽核制度雖然促進了澳大利亞政黨的百花齊放,但實際上也極大程度地限制了政黨的真正權利,讓澳大利亞政府特別是阿瑟,實打實的將政黨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目前澳大利亞的政黨有澳大利亞工黨,國家黨,民主黨,自由黨,獨立黨,奮進黨和鄉村黨。
其中有下議院成員加入的黨派一共有四個,分別是澳大利亞工黨,一共擁有十三個下議院議員加入,佔據下議院總席位的不到百分之七。
澳大利亞國家黨稍微領先工黨,一共擁有十四個下議院成員加入,佔據下議院總席位的百分之七。
獨立黨擁有十七個下議院成員加入,佔據下議院總席位的不到百分之九。
佔據下議院席位最多的是名字並不突出的鄉村黨,這是一個綱領和目標都是兼顧鄉村環境,救濟鄉村人口的黨派。
因為鄉村黨主要代表的是以鄉村人口為代表的低收入人群,這也是鄉村黨在澳大利亞受歡迎的原因。
目前澳大利亞仍有許多低收入人口,這也是阿瑟和澳大利亞政府為之奮鬥的目標。
鄉村黨一共擁有二十三個下議院議員加入,佔據下議院議員的百分之十二。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下議院已經有三分之一的議員加入了黨派,並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的增加中。
這也是能夠料到的事情。黨派畢竟是一群政客的聯合,在許多方面是要比單打獨鬥有優勢的多。
隨著黨派在澳大利亞擁有了合法地位,可以預見到的是,將來大半的下議院成員都會加入各種黨派,在澳大利亞政壇之間形成黨派之爭。
黨派的形成已經是必然,更何況,歐洲各大國家已經普遍擁有各種各樣的黨派,這些黨派甚至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政治優勢。
法國這種共和國家自然不用多說,黨派和資本家的權利大的無法想象,甚至能夠操控和推動一個國家。
哪怕是在大英帝國這樣的君主制國家,黨派的權力也非常巨大,一個在選舉中佔據優勢的政黨可以組成一個政府,而在君主立憲制的英國,君主沒有十足的威望的前提下,政府的權力大於君主的權利。
現在歐洲就是世界最璀璨的明珠,歐洲的各種制度以及體系會被歐洲人帶往全世界。
對於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潮流席捲著的歐洲人來說,相比於君主制度,他們更能接受的是較為民主的制度。
如果澳大利亞不承認政黨合法,不賦予政黨一定的政治權利的話,難免會讓歐洲人覺得澳大利亞帶有一定的專制主義色彩。
為了加強澳大利亞的移民吸引力,政黨的合法性也是必然的。
不過澳大利亞有著和歐洲國家不同的一點,澳大利亞君主專制的核心已經完全建立,並且依託著軍權和阿瑟在民間的威望越來越堅固。
至少在阿瑟在位的時期,沒有任何國內勢力能夠扳倒阿瑟在澳大利亞的統治,這就是一個掌握軍權和民心的君主的強大之處。
澳大利亞的政黨可能會獲得下議院的大部分席位,甚至可能憑藉著下議院的大部分席位,讓部分成員獲得走向內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