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士兵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那就是在身體素質比較優秀的情況下,同時頭腦還比較靈活,正所謂是四肢發達,頭腦同樣發達。
這些人在軍隊中也是比較稀缺的,雖然巴蒂·克勞奇在選擇人選的時候儘量避開了軍隊的軍官,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軍官和潛在軍官人選。
這也導致雖然目前的澳大利亞皇家安全情報局僅僅只有一百多人的規模,但這一百多人都是從澳大利亞兩萬多人的軍隊中精挑細選而出的,哪怕是放在軍隊中也絕對是優秀的軍官人才和儲備。
阿瑟本以為皇家安全情報局的組建工作已經初步成功,目前就是等待著這些士兵們在情報方面的訓練了。
沒想到巴蒂·克勞奇又拋給阿瑟一個難題,那就是這些情報人員使用槍械的問題。
雖然澳大利亞目前擁有截止二戰時期都聞名世界的兩種槍系,一個是產自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堪稱當今世界最強的步槍。
另一個就是產自德國的Gew98步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98k步槍的前身。
但這兩種步槍都不太適合情報人員的使用,槍身太長,不便於攜帶。
巴蒂·克勞奇給阿瑟的提議是,讓軍工廠發明一種長度小於步槍,但是威力大於等於手槍的半自動甚至全自動武器。
說實話,當阿瑟第一次聽到巴蒂·克勞奇的提議的時候,腦海中就自動浮現了一種武器,那就是衝鋒槍。
衝鋒槍的射擊歷史來自一戰中期,當第一次世界大戰逐漸轉入塹壕戰之後,各國軍隊就發現,往常順水推舟一般的密集隊形叢集衝鋒在塹壕戰中只會徒增傷亡。
為了打破塹壕戰的僵局,德國研製了一種使用手槍子彈的自動武器,它結合了自動步槍火力猛烈和手槍輕便可靠的優點,成為單兵攜帶,在近距離輸出時,火力最強大的武器,這就是鼎鼎大名的MP18衝鋒槍。
MP18衝鋒槍採用自由機槍的原理,使用和魯格手槍所使用的子彈一樣的九毫米口徑派拉貝魯姆手槍子彈。
因為只能全自動射擊的原因,MP18衝鋒槍彈藥消耗量特別巨大,德國士兵也MP18衝鋒槍稱為“Kugelspritz”,即子彈噴射器。
作為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衝鋒槍,MP18衝鋒槍在兼具了步槍和手槍優勢的同時,也暴露出來一些缺點。
MP18衝鋒槍的問世並沒有對戰局起到決定性的影響,但它潛在的潛力也引起了協約國方面的重視。
雖然戰敗後的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繼續製造和研發衝鋒槍,但德國還是透過種種手段繞過了凡爾賽合約的禁令,秘密研發工作仍然在進行當中。
在一戰結束後,MP28Ⅱ衝鋒槍很快誕生。作為MP18Ⅰ衝鋒槍的改良型號,MP28Ⅱ衝鋒槍解決了MP18衝鋒槍最大的缺點之一,那就是隻能全自動射擊的問題。
擁有單發和連發切換功能的MP28衝鋒槍正式開啟了衝鋒槍盛世,為了避免和凡爾賽合約有關的禁令,MP28衝鋒槍轉到了比利時生產並開發了多種口徑出口。
島國的百式衝鋒槍,英國的蘭徹斯特衝鋒槍都是仿製的MP28衝鋒槍,足以見得這款衝鋒槍在經過改進之後的效能和威力。
第一更,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