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英國以及德國的地方勢力合作,創辦聯合汽車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英國和德國分別是現在世界上的第一,第二列強,他們的汽車廠也不用擔心和其他汽車廠甚至其他國家的競爭關係。
其次,在工業實力和科技實力方面,大英帝國和德意志帝國也是歐洲頂級的,生產速度絕對也能跟得上汽車的市場擴張。
再者,阿瑟出身於英國王室,並且得到了大量英國人的好感。還和德皇威廉二世有著不錯的關係,澳大利亞和德國也有著合作關係。
無論是從個人關係還是國家利益上看,英國和德國都是首選的合作伙伴,也絕對能夠守護汽車這龐大的利益。
唯一的問題就是阿瑟可能要損失一部分利益,但汽車市場的利益絕對龐大,甚至超過了十億英鎊。
這麼龐大的市場也絕對不是阿瑟一個人就能夠吃下來的,澳大利亞的體量和能力也做不到。
授權給英國和德國建立聯合汽車工廠進行生產銷售之後,汽車工廠就會被大英帝國,德意志帝國和澳大利亞瓜分。
至於大英帝國和德意志帝國怎麼爭搶阿瑟就不管了,只要能夠保證澳大利亞的利益,其他的都是小事。
讓大英帝國和德意志帝國多賺點錢也無妨,反正將來戰爭爆發之後,澳大利亞靠著軍火銷售就能夠大賺一筆,更不要說戰爭所涉及的其他利益了。
美國其實也擁有龐大的汽車市場,但阿瑟對於拉攏美國勢力並不贊同。
首先,美國是一個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資本的力量大於一切。
只要澳大利亞投入大量的資本,進行一定的操作,未必不能和美國的車企抗衡。
再者,不管大英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現在的地位怎麼顯赫,阿瑟內心十分清楚,美國才是威脅最大的國家。
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資源的美國,正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迅速崛起的。
而美國崛起的方式正是透過出售軍火這樣的手段,在戰爭前期賺取了大量的利潤,甚至讓歐洲大部分國家都陷入負債。
隨後,美國又憑藉著自己的優勢,從歐洲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和難民。
這些人中包含著大量的歐洲科學家和人才,這些人是歐洲工業革命和科技發展的結晶,最終卻給美國做了嫁衣。
第二更,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