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整個金礦區和提煉廠之後,發行新貨幣所需要的黃金儲量的問題才算是有了解決的希望。
只有發行了新貨幣,才能有效的減少澳大利亞人對於英鎊的依賴程度,也是在減少大英帝國對於澳大利亞經濟的控制程度。
當然,這也是一個漫長的計劃。只要大英帝國不喪失第一列強的地位,英鎊在任何地區都永遠是極其重要的貨幣。
阿瑟也並不追求在澳大利亞完全替代英鎊,只希望新貨幣能夠獲得一定的流通,減少大英帝國對於澳大利亞的影響。
畢竟現在澳大利亞的君主是阿瑟,對阿瑟來說,一個不受任何國家影響的澳大利亞才是屬於自己的領地。
現階段阿瑟也只能做到儘可能減少英國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想要完全杜絕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澳大利亞的民族構成就決定了澳大利亞人對於大英帝國的特殊關係。
回到了莊園之後,阿瑟見到了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到的路易斯公主和兩個妹妹,簡單的和家人吃了一頓晚餐之後,阿瑟這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眼下既然回到了澳大利亞,那麼自然要加快澳大利亞的發展步伐了。
目前澳大利亞進行的建設有很多,除了西澳大利亞的工業區,鋼鐵廠,新南威爾士的軍工廠,造船廠等等之外,工業鐵路的建設,醫院和學校的建設以及養老院,孤兒院的建設,都是澳大利亞目前著重發展的計劃。
在擁有足夠土著勞動力的前提下,阿瑟覺得也很有必要加快這些建設計劃的進度,哪怕為此付出數千上萬甚至數萬土著的傷亡。
雖然澳大利亞在一戰之前擁有十多年的黃金髮展時期,但誰又能保證現實會如歷史上的那般呢?
如果歐洲的局勢發生任何意外,澳大利亞卻沒有做好任何的準備的話,那麼阿瑟所付出的可就功虧一簣了。
因此,除了要更加精準地掌握歐洲的局勢之外,加快澳大利亞的建設步伐也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近階段的計劃之後,阿瑟時隔多天,再一次在自己的床上沉沉的睡了過去。
1902年5月17日,本茨汽車廠。
時隔一年之後,阿瑟再次抵達了本茨的汽車廠,相鄰的就是狄塞爾的發動機廠。
上一次來到這還是一年前,本茨和狄塞爾聯合發明出新的汽車的時候。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阿瑟第一次向本茨和狄塞爾提出了流水線的概念,讓兩人大吃一驚並且著手開始對自己的工廠進行改動。
距離上一次流水線建設成功已經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伴隨著本茨汽車工廠的工人們對於流水線生產技術的熟練,再加上本茨和狄塞爾將流水線生產技術的屢次修改和改進,終於將汽車成本降低到了阿瑟能夠接受的數字,也就是八十多英鎊。
八十多英鎊的生產成本到底高不高?如果是在這個時代的話,那麼確實已經不高了。
要知道,哪怕是後市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的t型車,最終的售價也高達260美元,也就是50多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