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紐西蘭擁有話語權最多的政黨其實是聯盟黨。
首先,聯盟黨的成員大多都是紐西蘭的退役士兵和退休官員,甚至還有部分現任官員。
雖然他們大多隻是一些職位很小的官員,但在話語權上,確實要比絕大多數工人組成的紐西蘭工黨話語權要高。
其次,紐西蘭人和澳大利亞人都是來自於大部分英國移民和少量歐洲移民混合而成的新的民族,雖然因為居住的地區不同,導致他們的民族名字不同,但實際上也能算為一類人。
不少的紐西蘭人羨慕如今澳大利亞人的發展速度,同樣也羨慕澳大利亞人的君主阿瑟。
這也是他們支援聯盟黨的原因,一旦紐西蘭加入澳大利亞,如同數十年前那樣,繼續成為澳大利亞的一份子,他們就能和澳大利亞人一樣,享受擁有優秀君主帶來的發展速度。
為此,聯盟黨甚至在澳大利亞公國成立後不久就向大英帝國申請併入澳大利亞,不過被當時的英國政府所拒絕。
這也讓聯盟黨損失了一些聲望,甚至部分紐西蘭人對於聯合澳大利亞的計劃也有所失望。
但伴隨著阿瑟成為紐西蘭總督之後,聯合澳大利亞的聲音就越來越大,聯盟黨趁勢崛起,重新獲得了比紐西蘭工黨更多的話語權。
看著紐西蘭殖民地的資料,阿瑟若有所思。
就目前看來,澳大利亞兼併紐西蘭的希望很大,甚至可以將紐西蘭變成澳大利亞的一個地區,實現完全兼併。
但有一個問題,阿瑟並不能直接鼓動紐西蘭人,紐西蘭的問題還得交給紐西蘭人自己來解決。
在澳大利亞勢力不方便直接參與的情況下,聯盟黨似乎成了一個很好的勢力,既是紐西蘭範圍內擁有話語權的政黨,也是偏向於聯合澳大利亞的勢力。
想到這兒,阿瑟決定找個時間會見聯盟黨的首領,透過聯盟黨來變相的鼓動紐西蘭人。
1902年4月7日,在經過了長達十多天的調查和統計之後,王室救濟委員會終於確定了在紐西蘭的第一輪救濟計劃。
和澳大利亞的救濟計劃相比,紐西蘭的救濟計劃更像是澳大利亞救濟計劃第一輪和第二輪的結合。
王室救濟委員會將會在整個紐西蘭的範圍內,對於所有年收入低於三十英鎊的家庭進行五英鎊資金的補助,並且為他們提供新的工作機會。
那麼工作機會從哪來呢?除了紐西蘭原本的各種工廠和建設,設施所需要的崗位之外,阿瑟還額外的向這些紐西蘭人提供了一個新的選項,那就是前往澳大利亞進行工作。
澳大利亞距離紐西蘭說近不近,說遠不遠,滿打滿算也只有兩天多,三天的航程。
對於在紐西蘭找不到工作的人們來說,前往澳大利亞進行工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光是讓殖民地政府同意這項政策,就讓阿瑟花費了不少的心思。
不過效果還是很好的,在阿瑟總督身份的壓制以及旁邊衛兵的威脅下,殖民地政府還是很乾脆的同意了這項提議。
阿瑟這麼做也不是沒有用意的,讓部分紐西蘭人前往澳大利亞進行工作,也能加強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聯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