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德國的人才,快速讓澳大利亞掌握M1897火炮的技術,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也不吃虧。
至於第二條,一旦德國人走出大口徑大威力的執念,或者說,對於M1897火炮有了興趣,都很有可能讓他們在速射火炮上走的更遠。
德國的研發能力是遠遠超過澳大利亞的,如果能夠憑藉這個機會,獲得德國未來對於速射火炮的研究技術的話,那麼絕對要比澳大利亞自己苦苦研究來的順利。
“這。。。”德國專家暗自思量,最終咬了咬牙說道:“沒問題,殿下。我希望我們能夠儘快展開對這門火炮的研究,我會稟告皇帝陛下,請求研究裝置和更多的專家前來,爭取儘快破解這門火炮的技術。”
德國和澳大利亞良好的關係是德國專家同意阿瑟這兩個要求的重要因素。
畢竟德國已經將自己的大炮技術交給了澳大利亞,有著這樣良好的合作關係,阿瑟的要求其實也並不苛刻。
阿瑟點了點頭,笑著同意。
德國專家的話正和他意。無論是裝置還是專家,那當然是越多越好。
只要研究的地點是在澳大利亞,哪怕一次性來成百上千個專家,阿瑟都願意承擔他們的花費。
當然,這些德國專家也是真的值。雖然每名專家每年的花費巨高,普遍超過了數百英鎊。
但他們帶來的價值也是非常值的,不僅彌補了澳大利亞缺少高階人才的尷尬局面,還在為澳大利亞的人才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阿瑟的吩咐下,每名德國專家都認識了數名澳大利亞的專家。
名義上他們給德國專家們打下手,負責一些繁雜又簡單的事物。
實際上,這些澳大利亞的專家也能趁機跟在德國專家的後面,學習一些平時接觸不到的東西。
德國專家嚴肅認真並且謹慎的性格讓阿瑟十分喜歡。在他們一絲不苟的教學下,澳大利亞的專家進步也很快。
為了方便這些專家們的研究,阿瑟直接將軍工廠的實驗室其中很大一部分交給了這些專家,反正軍工廠短時間內也沒有任何武器的實驗計劃。
同時,還拿出了五十萬英鎊的資金來支援這些專家們的研究。
法國小姐可是一直使用到了二戰時期的火炮,其先進效能自然不用多說。
如果能成功掌握其技術並且進行一定的改進,那麼將其作為未來三十年內澳大利亞的主力火炮也並無不妥。
有了研究場地之後,唯一的一門M1897火炮以及剩下的八箱炮彈就被德國專家十分心疼的全部挪到了實驗室。
哪怕炮彈數量足夠,這些德國專家也不會允許這門火炮再次使用了。
接下來,將會對這門火炮進行仔細研究和拆解,任何的損壞對於研究進度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第三更,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