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部長皮埃爾和交通運輸部長康萊特這幾天是笑得最開心的。
足夠的土著人力的加成,能夠感覺到最明顯變化的就是工業部和交通運輸部。
這兩個部門需要大量的人力,在不缺少資金和裝置材料的情況下,有了這些土著的加入,工業區的建設和道路的建設簡直日新月異。
不僅道路翻新的速度非常快,就連原本打算至少需要準備數年時間的悉尼城區改建工程也已經提上日程,城區規劃的修改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
對於澳大利亞人來說,他們也已經習慣在自己工作的許多地方見到這些土著的身影。
雖然大多隔著鐵絲網和圍牆,但那些土著的身影還是能看得非常清晰。
看到那些土著被士兵們用槍友好的“請求”勞動的時候,大部分澳大利亞人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不要驚訝,這其實是現代歐洲社會的常態。一個不會壓迫殖民地種族的國家才會被其他國家看不起。
歐洲的崛起總結來說就是壓迫的血淚史,像澳大利亞這樣能夠將血腥的壓迫轉移到外部特別是這些土著的身上,就已經很讓這些澳大利亞人滿意了。
澳大利亞民間對於阿瑟也越來越尊重和狂熱。如果現在有民意調查機構的話,那麼阿瑟的支援度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
沒有達到百分之百也不奇怪,畢竟每個國家都有一些思想奇特的人才。
阿瑟所需要保證的,也只是讓絕大多數的正常人尊重並且熱愛他的統治。
德國工業專家在勘察了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和地理環境之後,也不由得驚歎澳大利亞的工業發展潛力。
之前還有人力限制的因素,在有了充足的土著加入之後,澳大利亞的工業發展如同脫韁的野馬,即將騰飛。
阿瑟為了保證工業區的各種資源供給,以及工業區的安全問題。
在工業區的原有道路基礎上,打算修建一條從西澳大利亞跨越南澳大利亞,昆士蘭,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五個州的鐵路,並將其命名為工業鐵路。
從西邊的工業區開始,穿過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珀斯,南澳大利亞州的首府阿德萊德,維多利亞州的首府墨爾本,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悉尼,一路直達昆士蘭的首府布里斯班。
如果這條鐵路能夠建成,那麼就能夠連線澳大利亞大陸現有的五個州,加快澳大利亞南部的經濟發展速度。
不過這條鐵路的總長超過了四千公里,並不是幾年就能夠完成的任務。
在德國專家的保守估計下,這條鐵路至少要修建十年以上的時間,並且每年都要投入至少兩百萬英鎊的費用。
第一更,求支援!稍微加速了,這本書預計得到二戰後,一直在1901水感覺對不起大家的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