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最火的拳種是詠春,但在三十年代,最火的拳種是查拳。
查拳甚至一度和“南拳北腿”齊名,被譽為南拳北腿回回查。
之所以是回回查,是因為查拳相傳明朝末年回教的查密爾所創。故稱查拳。
四年前第一次國術國考,一向低調的查拳門派大放異彩,國考前三十名裡,至少有七八個都練過查拳,可見這個拳種是十分能打的。
查拳是典型的外家拳,而且自民國到現代,查拳一直大師輩出,現代國標長拳和學生標準套路,從五步拳到長拳一路二路,全都是查拳的底子。
可見這路拳法不但能打,而且生命力也很頑強,經得起時代的考驗,也受到了官方和民間的雙重認可。
那為什麼比起太極、八卦、形意等拳法,查拳名不見經傳呢?
要知道這可不是詠春這樣的小拳種,查拳一直都屬於大門派,全國各地都有分支。
這件事也是個迷,只能說氣運不好吧。
再者查拳多少和回教有關,也可能是受此影響,所以一直聲名不顯。
但現在,在國術界的圈子裡,查拳絕對是洪水猛獸般的存在。
要不然馬良這等劣跡斑斑的武術家怎麼會被國術館吸納,並被尊為宗師?
裁判宣佈開始後,蘇乙的表情也變得認真幾分。
張松年這個名字他聽過,他知道此人不是泛泛之輩。
和宮二幾番切磋後,蘇乙已經完全不會小覷傳統的武人了。
碰上真能打的武人,勝負真的不在蘇乙把握,只在兩兩開。
真能打的武人適應力是很快的,憑藉他身體本身的素質和反應,可以極大程度上彌補自己見識上的不足。
而且他們的比鬥經驗也很豐富,只要他們小心謹慎不大意,蘇乙想贏並不容易。
所以蘇乙必須忘掉馬三,馬三是真的驕兵必敗的典範。
實際上,很多時候在擂臺上臨時的一個失誤,或者誤判,甚至是反應慢上半拍,就會導致輸掉比鬥。
比如蘇乙第五場對陣猴兒拳陳大勝,可以說是險勝了。
最後決勝的時刻就在那一瞬間,如果蘇乙反應慢半拍,那他現在應該是在灰溜溜回家的路上了。
不,輸了比賽就是任務失敗,他都沒回家的機會。
“開始!”
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兩人開始迅速靠近。
蘇乙比了七場,雖說只有猴兒拳那場才出了全力,但對於張松年來說,已經足夠他看出很多東西了。
他很清楚蘇乙是個勁敵,對於蘇乙變幻莫測的節奏和天馬行空的攻擊手段十分忌憚。
尤其是蘇乙之前致勝的那招膝十字固,讓擅長摔跤的張松年感到心驚肉跳。
他自問和陳大勝易地而處之,他也防不住這招。
一定不能讓耿良辰近身!
這是張松年從一上臺就給這場比鬥劃下的底線。
查拳是長拳類,長拳的套路招式比較樸實簡單,但若想練好了,對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速度和力量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
一般來說,如果想在長拳方面有所成就,必定要從小練功,拔筋鍛骨,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