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魯人蘇振芝於法租界蘭牌電車道103號開設飯莊,取名登瀛樓。
“登瀛”二字取自秦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登瀛樓經營高、中、低檔菜品多達五百餘種,一開業就成了全津門之最。有人說,登瀛樓每天的流水佔全津門飯館收入的百分之四十,雖不知真假,但可見此樓盛況。
然而今天,這家開了二十年的老字號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劫難。
隨著蘇乙一聲號令,一千多力巴衝進登瀛樓打、砸、搶,如蝗蟲過境,寸草不留。
樓裡原本的食客們眼見密密麻麻人頭攢動,能跑的全部從後門跑了,跑不了的被堵在樓裡,要麼雙手抱頭蹲在地上表示投降,要麼組織起來退到三樓和鄒榕等人一起抵抗。
一樓、二樓再加上後廚,全被力巴們佔領了。
這些力巴們一邊抓起桌上、廚房裡的吃食往嘴裡塞,一邊一邊到處亂砸,各個眼中都寫著亢奮和癲狂。
這一刻,這些平日裡受盡欺辱老實巴交的力巴們,化身成了暴民。
砰!
一個爬到三樓的力巴,被守在樓梯口的人給扔下來了,摔在一樓大堂,大灘血從他身子底下滲出,眼看不活了。
這一幕生生刺激了力巴們的血性。
“報仇!報仇!”力巴們發出憤怒的吼聲,前赴後繼往三樓衝去。
很快,樓梯失守,剛才把人扔下去的那個武館館長被一群力巴打得不省人事,也從三樓上扔了下去。
然而等力巴們衝上三樓後,卻發現那些大人物全部從樓後面的應急樓梯跑了。
寬哥等蘇乙的心腹見狀面面相覷,立刻有人跑下來給樓前的蘇乙等人三稟告。
此刻的蘇乙,正在跟法租界的巡捕對峙。
在他身後,還有一群沒跟著衝進去的力巴,巡部門來了幾十號人,各個帶槍,但眼見如此局面,愣是不敢硬來。
一輛小汽車停在登瀛樓前不遠處,一個拄著柺棍的高大中年下了車,他表情不怒自威,向蘇乙這邊走來。
“法租界總華捕廖先勇,人稱廖總。”一線天在蘇乙耳邊道,“他是青幫的人,賈長青的門徒。”
蘇乙點頭,剛要說話,有手下來稟告了,鄒榕等人全從後面跑了,寬哥等人撲了個空。
蘇乙聞言心中不禁搖搖頭。
他本存著趁這一波混亂,看能不能把樓上那些敵人全帶走的僥倖。
現在看來,純屬想多了。
不過砸了登瀛樓,雖是臨時起意,倒也不是純粹為了發洩。
三個目的,一是震懾,二是揚名,三是鍛鍊隊伍。
經此一遭,但凡蘇乙沒事,整個津門他不說橫著走,起碼敢惹他的人很少了。
“帶著人從後面撤!”蘇乙壓低聲音吩咐道。
“是,耿爺!”
手下轉身撒腿往登瀛樓裡跑去,廖先勇已經走到了蘇乙面前不遠處站定。
他板著臉,指著滿地屍體,滿場狼藉,沉聲問道:“怎麼收場?”
“你們告訴我,怎麼收場?”
蘇乙沒有說話,一邊的陳識忍不住道:“我們只是被動反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