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州出雲縣的李府,李魚,是這裡的高階後廚。
作為一個碰巧和大老爺同姓的廚子,他每天的任務就是為李府的老爺太太們提供一日三餐。
晌午的日頭剛剛偏移,他便要繫上自己的圍裙,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到了要準備午餐的時候。
爐火,是廚師的生命。
炊火嫋嫋。
照亮了李魚那張專注的面龐。
在他的翻炒中,米粒在鍋壁輕柔的摩擦,散發出誘人的米香。
這是一份最為簡單的海鮮煲仔飯,卻是屬於雲州獨特的美食,是屬於所有老雲人對於家鄉的記憶。
臘腸。
蟹黃。
蝦仁。
乾貝。
魚翅。
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
這些乾貨要經過一夜的泡發或者晾曬,但卻不能早一刻或者是晚一秒,只有剛剛好的時機,碰撞在一起的不同食材才能激發出最為獨特的風味。
李魚很清楚。
在吃的法則裡,風味重於一切。
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著轉化的靈感。
所有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轉化,它們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的昇華令人歎為觀止,並形成了一種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
一種老雲風味,必將經過廚師們成千上百年的傳承與摸索,才能得以形成一種獨屬於雲州人的獨特風味。
窗外的樹影輕輕搖晃,隨著種種香味在廚房內激發,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直到門外路過丫鬟綠枝和護院王大猛調笑聲,象徵著單身的有力手臂舉起鍋灶,爐火逐漸熄滅。
在李魚的注視下,散發著熱氣的湯汁澆下,沁染在米飯之中。
一份精心擺盤的單身海鮮煲仔飯便已經制作完成。
李魚臉上露出了樸實的笑容,儘管額頭滿是大汗,但還是用粗糙的雙手將碗捧起,看著這份完美的海鮮煲仔飯,臉上洋溢著對於成功的喜悅。
望著外面的晴好的陽光,李魚慢慢的走出了伙房。
老人們常說,靠山之山,靠海吃海。
不同地域的人族,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繫於一心的唯有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