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派出李莫雲去聯絡漕幫後,李凌也跟著直接上表,把自己的想法奏請朝廷批准。
雖然從一開始,他就享有便宜從事之權,只要有利於往前線運糧的,都能先斬後奏。可是,這事依然過於大膽,完全超過了朝廷的認知,就是李凌也不敢徹底自作主張。
而且,漕幫真趕來後,也得從那些運糧隊伍裡接過糧食,沒有朝廷的首肯,人家又怎可能把糧食物資交出來呢?
李凌也想到了事情報到京城後會惹來爭議,只是沒想到引起的非議卻是相當之大。當滿朝官員得知此事後,彈劾他以公謀私的奏疏便如雪片般直入宮去,甚至還有人斷言,李凌這麼安排,分明就是為了私吞下數量龐大的官糧物資。
此時李凌和英王都不在朝中,就只能靠魏梁、聞銘等人幫著頂住壓力了。雖然他們也對李凌的這一策略持有保留意見,但既然李凌都已經把事情公開,顯然是下定決心了,他們也只能一力維護,為他說話了。
好在這一回皇帝倒是頗為支援,再加上王晗這個新升為左相的宰執也表示贊同,此事才終於得以推行。不過朝廷在把准許漕幫接手糧食的迴文中也提到了一點——一旦糧食在漕幫手上有個差錯,不光漕幫上下會受到法辦,李凌也將被嚴懲不貸。
當十月中旬,李凌接到這一回文時,他倒是沒有半點不快或憂慮,而是對才剛抵達的萬浪笑道:“總算朝中還是明事理的人多,不然糧食一段在路上耽擱了,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萬浪這些年一直在外奔波,早沒有了當初的輕浮,顯得沉穩睿智。只是此刻的他,在聽完李凌的話後,卻也露出了憂色來:“你真這麼信得過漕幫嗎?雖然那楊幫主是你的舅哥,可問題在於,漕幫之內畢竟龍蛇混雜,一旦有人動上小心思,吞下糧食,你可是責任不小啊……”
“我知道。漕幫之內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到顧全大局,或是對自家幫主完全忠心,但只要有八成以上的人能做到就足夠了。至於剩下的那兩成,他們吞下糧食的損失,我是可以接受的。”李凌的回答卻讓萬浪為之一怔。
見此,他又一笑:“怎麼,做了這麼多年買賣,你還不明白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嗎?只有讓他們得了好處,他們才會賣力氣替我做事啊。而且我相信,大哥他也會把這一切都安排妥當的。畢竟,要是按照之前的運糧法子,不但速度上會慢許多,而且損耗也只會比這個要大。”
萬浪仔細想想,倒也在理。一路運糧北上,民夫們的糧食消耗自然從所運糧中拿取,他們耽擱得越久,消耗就越大,來的民夫越多,消耗更是會不斷增加。相比起來,船隻運糧可把這些損耗都降到了最低。
瞭解李凌用意後,萬浪不禁佩服道:“還是你想得深,怪不得你能走到今日這一步呢。對了,你讓我放下手中生意跑來這兒又是為了什麼?”
隨著縱橫商行的生意不斷擴大,萬浪身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各種大事小情都由他來做主。之前他還能跑東跑西,開拓新的市場,可這兩年,卻只能留在洛陽坐鎮,這次還是收了李凌的書信後,才趕來幽州的。
剛才他見到李凌就想問,結果朝廷文書先一步到,就先把話題放到了這更重要的事情上。此時前面的話題告一段落,他又關心起自己來此能做點什麼了。
李凌笑了一下:“叫你來,自然也和我眼下的差事有關了。漕幫靠著他們的小船把糧食送到幽州,可接下來從幽州把糧食往北再運卻不能靠他們了。雖然我手下還有一兩萬民夫,但顯然,只靠他們是不能安全快速把物資送上去的,所以就想到你了。”
“我?我能有什麼法子?”萬浪有些疑惑道,他是真不覺著自己一個商人能在這樣的軍國大事上起到什麼作用。
“你就別妄自菲薄了,這些年來你為商行走南闖北,可沒帶領幾百上千人輾轉千里運送貨物。”
李凌的這一句話,讓萬浪終於是明白了過來:“你是讓我帶民夫官軍什麼的深入漠北草原?”說實在的,要不是李凌說得鄭重,他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可只是個小商人,要權勢沒權勢,要身份沒身份,他們能聽我的?”
“我說你有,自然就有了。”李凌笑著,然後從懷裡取出一塊團龍佩來,放在了對方面前,“這是皇帝當初賜予我的,持此玉佩如皇帝親臨,任他是軍中宿將,還是地方高官,都得聽從號令行事。”
“你,你是說真的?”萬浪看著那塊團龍佩,心跳都加快了不少。
“你就沒想過真正光宗耀祖一回,讓萬家再往上走幾步?現在靠著你,萬家錢是夠了,在衡州更是一方大人物,可就跟你說的,終究只是商人,官員也好,士紳也罷,未必真會敬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