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立國以來,就規定地方官府得設有兩處官倉,一是當地的府縣官倉,用來囤放每年固定的稅糧,然後每到秋冬季節,便將之交付轉運司,再運往京城;另一座便是常平倉了,那裡頭囤積的是歷年從官倉中節餘下來的糧食,然後隨到隨換,為的是有個儲備,以防萬一。
像是碰上災年,當地糧價因之上漲時,地方官員就能開啟這常平倉,將其中的糧食衝入市場,用來平抑糧價。又或是遇到災情時,還能拿這批糧食來賑濟災民。
可以說這常平倉雖然平日裡只進不出,其作用卻不在官倉之下。至少李凌在揚州為官時,是很看重對常平倉糧食管理的,幾乎做到了一月一查。
而此番朝廷要呼叫地方囤糧,指的也就是這常平倉裡的糧食,畢竟官倉裡的糧食還要用來發給衙門官吏呢,倒是常平倉的糧食,多數地方是用不上的。可根據之前馬邦文所說,卻是應州的常平倉早就見底了,所以才不能運糧北上,然後李凌現在提出要去倉庫檢視一番,倒也算在情理之中了。
很快的,兩方人馬就出了府衙,雖然天色漸暗,但卻沒有影響他們的行動,很快就來到了城南一個角落,那裡便是應州府常平倉所在。佔地不小,大門緊閉,還有幾個老兵守在裡頭。
直到得知是知府大人帶人前來,那幾個老兵才趕緊敞開大門,同時負責此間的一名小吏也忙不迭地迎了出來,還想討好兩句呢,就被馬知府給揮手製止了:“這位李大人,今日想要來檢視庫房情況,你就陪他進去看看,順便介紹幾句咱們倉房裡的情況吧。”
這個叫汪暉的小吏連連點頭稱是,又跟李凌他們見了禮,這才熱情地招呼他們進內。一邊帶路,一邊訴苦似地道:“李大人你們是有所不知啊,咱們這應州府常平倉是真的窮啊,都快兩年沒見著糧食了,現在五個大倉庫,都空得能跑馬了,連只耗子都看不著。您請,小心,這門檻有些高了……”
李凌一邊聽他扯著話,一邊目光隨意在四周掃視著,常平倉除了最外間是個公房兼宿舍外,後頭便全是倉房。雖然只有五間,但每一間都佔地極大,而且建得還頗為用心,不光頂上有瓦,下方有擋水的門檻,還有厚實的門戶,外間的磚牆上還刷著防蟲防潮的石灰……就這架勢,看著都比府衙還要完善些了。
見李凌的目光在幾座倉房間流連,汪暉眼中有些慌亂,口中卻解釋道:“小人在此也沒別的活計,所以就想著把這幾座倉房翻新一下,都是自己動手,倒也沒花幾個錢。這樣,等到來年真有糧食運來,也就能安全儲藏了。”
李凌似笑非笑地點點頭,也不說自己信不信,只是隨意來到一間畫著“丁”字的庫房前:“開啟看看。”
“是。”汪暉不敢不從,立馬上前,用力一推,嘎吱聲裡,門開啟,露出了裡頭空曠的場景,真就跟他說的那樣,倉庫裡空蕩蕩的。李凌也沒多說什麼,只是隨意進門,在庫房裡走動了一番,看看這兒,又看看那兒,便出了門。
然後又連續進了三間庫房,一樣是沒有任何發現。可李凌臉上卻不見半分失落,依舊繼續著,指著算是最裡頭的那間甲字號倉庫道:“也開門讓我看看。”
汪暉有些無奈,這也太仔細了些吧,但還是答應一聲,開鎖推門,依舊是空蕩蕩的一片。可這回,李凌卻沒有再次進入了,而是衝後方幾個下屬一招手:“上下內外,都給我仔細檢視,尤其是地面。”
這話一出,眾軍士自然是低聲答應,果斷上前,而汪暉的臉色卻是猛然一變,張下嘴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口,只能回頭求救似的看向馬邦文。
後者的臉色也有些變了,本來那滿滿的篤定和自信更是徹底不見。躊躇了一下後,才上前道:“李大人,現在天都黑了,你也看了這麼多倉庫,沒有任何發現,不如先回去吧……”
“不急,查完此間倉庫再走也不遲。”李凌笑了下,只是這笑容裡卻透著叫人心悸的深意。
說話間,裡頭幾人已忙活開了。有在牆上啪啪亂拍的,也有拿腳在地上砰砰直跺的,只見他們一寸寸地摸索試探著,好像篤定了此間有什麼貓膩。
應州府衙眾人的神色越發緊張,可又無可奈何。終於,伴隨著一人在東邊角落的牆上用力一拍,傳出的聲音卻由沉悶化作了清脆,所有人的精神都為之一變:“是這兒!”
這句話,讓李凌臉上的笑容一閃,然後扭頭看了看馬邦文和汪暉:“想不到這庫房居然還另有乾坤啊。”
“是,是啊……呵呵,小的也不知道呢。”汪暉一面說著,拿手擦了擦額頭,居然在如此寒冬季節裡緊張得滿頭是汗了。
而馬邦文的神色也終於變得有些驚慌起來,低垂的手甚至都在微微發顫,而隨著裡頭一句:“這兒有個機關!”他更是往後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