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界也有這樣的人,就比如說路先生,其實他本名並不姓路,但是叫這個筆名,也展現出了一種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精神。
尼采曾有言曰:“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路先生就是一位以血書寫的作家,當初為了寫作,他甚至親自下井體驗礦工的生活,只為了寫出的小說更加真實。他為了寫《平凡的世界》,一度帶病寫作,即使身體條件已不容樂觀,也要更加拼命去完成這部作品。
最後這部作品寫成了,不久就獲得了國家文學最高獎項,次年路先生因病去世。這就是“以血書者”。
當然,他今天來找的單老,也是有著這種精神的老藝術家。單老先生在五十年代開始說評書,一直在他去世之時,已說了足有一甲子的評書。而所有評書加起來,竟然有108部。單純論量,就已經讓人覺得震驚了,更何況論質量也屬頂尖。
因此,姜俊雖然憑藉“天賦”在文壇中取得了一席之地,然而對於這些有著震撼人心的精神的文藝工作者,還是恭敬得如小學生一般。因為他知道,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偉大,他們影響了一個時代。
報幕員說道:“接下來由單老先生給大家表演一個小段。”
陳青興奮地說道:“你聽,單老先生要出場了。”
姜俊也很期待,說道:“嗯嗯。”
單老先生出場,說道:
【今天我給大家說上一小段,說的是兩個兄弟不學無術,什麼學問都沒有,但是還特別驕傲,狂的沒邊。
他們進京趕考去了,結果當然是沒中。倆人就回家,走到城牆旁邊。哥哥說:“兄弟啊,咱倆做個對子吧。”
弟弟說:“好啊,哥,你先出上聯。”
哥哥指著城牆說:“我出上聯是遠望城牆好像鋸鋸齒。”
弟弟聽了之後,立刻肅然起敬,說道:“哥!太高了,我真佩服你呀!”想了一會兒之後,說道:“哥,我也有下聯了。”
哥哥說:“什麼下聯呢?”
弟弟說:“下聯是:近望城牆好像齒鋸鋸!”
哥哥聽了之後,也佩服起來,拱手道:“兄弟,你這才華也不差呀。”
二人互相誇讚起來,誇著誇著,心想我們這麼大的才學,怎麼就中不了呢?倆人越想越覺得委屈,在路邊抱著哭開了。
這時候,路邊過來一個掏糞的老頭。老頭一看這倆人怎麼哭開了,別再是有什麼事吧。走過去說道:“年輕人,你們怎麼了,怎麼開哭開了?有什麼問題可以和我說,沒準我能幫你們呢。”
哥哥說道:“我倆覺得委屈呀。”
掏糞的老頭說道:“怎麼委屈呢?”
哥哥說道:“因為我倆才學太大了,竟然考不中,所以覺得委屈呀。”
掏糞老頭說道:“你倆可以和我說說你們的才學有多大,別看我是掏糞的,那我也讀過幾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