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結束之後,洛宜秋笑道:“第二個環節,由姜老師為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演講!”
這話一出,又是一陣掌聲。
姜俊心中一凜,這我可沒準備呀,轉頭看著洛宜秋,覺得她優雅的笑容裡面還包含著一絲狡猾,心想:哼,我可不能讓她看扁了,就算臨場發揮,我也不至於什麼都說不出來。
想到這裡,看著眾人期待的樣子,自己更是不好意思不講了。拿起話筒,講到:“多謝各位的歡迎,其實論起年齡來,我比各位還要小上一點,能得到各位的如此支援,我覺得十分榮幸。”
這一番話確實只是場面話,沒什麼實際內容,甚至有些虛偽。但這番話確實得體,能鎮得住場面。
“關於武俠小說呀,我有一些看法。武俠小說,許多人說它的核心是武,我覺得不對,那槍戰小說算不算武俠小說呢?”(眾人笑)
“更多人說武俠小說的核心是俠,我覺得也不對,那《愛的教育》算不算武俠小說呢?”(眾大笑)
“或者說,西方也有很多以武力做好事,幫助別人的小說,那能算是武俠小說嗎?武俠小說是有他的特殊性的。”
“個人愚見,武俠小說的真正核心,是我國古代歷史、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我就以公認的武俠經典《射鵰英雄傳》裡面的人名為例吧,郭靖、楊康,出自於什麼?靖康之恥,這是歷史。”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黃藥師,名字裡有個木,當然了是繁體字的藥;歐陽鋒,名字裡有個金;一燈大師,名字裡有個火,順便說一句,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剋制歐陽鋒的蛤蟆功,這叫南火克西金。洪七公名字裡有個水,王重陽名字裡有個土。金木水火土,這是什麼?”
說到這,姜俊把話筒朝向人群,同學們叫道:“五行!”
姜俊又問道:“五行是什麼?”
同學們叫道:“傳統文化!”
姜俊把話筒轉了過來,說道:“很好。接下來再說說民族精神。中國的民族精神,可以簡要地總結為兩點,仁和義,仁就是理解他人的處境、關心他人的苦難、同情他人的不幸;義就是堅定不移去做正確的事情,為此不惜犧牲自己。所謂的俠精神,也是被這包含的。那武俠小說,有沒有體現這種民族精神呢?”
同學們答道:“有!”
姜俊說道:“很好,那麼我可以說我的結論了,我對武俠小說的定義是:立足於我國古代歷史、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小說,這種小說的行動準則是以武力去興利除弊,拯救一些需要拯救的人。”
眾人瘋狂鼓掌,甚至有的人站起身來為姜俊致意。
洛宜秋見姜俊說出這一番精彩的言論,也不禁對他青眼有加。
姜俊笑道:“我的演講結束了。”
洛宜秋說道:“好,下一個環節是,由主講人向嘉賓提問。”
姜俊笑道:“好啊,你要問我什麼。”
洛宜秋心想:這小子還真不見外。
大家也被這一句自然親切的話給逗笑了。
洛宜秋說道:“姜老師剛才講的不錯,說明對於武俠小說,還真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呢。”
姜俊笑道:“在您這教授面前,可謂班門弄斧了。洛教授有什麼想法呢?”
洛宜秋說道:“剛才您說,武俠小說應立足於我國曆史、立足於傳統文化、立足於民族精神。但我看您的小說中,只有《崑崙》是符合這一點的,其他的也都存在很大的開創性,您對此作何解釋呢?”
姜俊笑道:“洛教授是教外國文學的,應該瞭解《百年孤獨》吧。”轉過頭去對眾位同學說:“如果是的話,眾位同學中有不少人,應該也聽過洛教授講《百年孤獨》的課吧。”
許多人都給了肯定的回覆。
洛宜秋也點頭道:“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姜俊笑道:“以《百年孤獨》為例,為什麼這本書會是這個寫法呢?其本質上是因為小說的傳統敘事手法已經到了一個需要突破的時候,這本書就是突破的產物。當然了,《追憶似水年華》也是。”
“傳統的武俠小說已經寫到差不多的地步了。這時候必須要進行突破了,所以我‘寫’的武俠小說,也是在對傳統的武俠小說進行嘗試性的突破。算是一種求新求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