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的自然是一直幫他們蓋房子的牛鐵柱一家,為他託關係找人來幫忙蓋房子的陳校長一家和黃月娟,以及他們找來的那些人。
雖然並不是村裡的每一個人都請了,但這訊息確實也傳到了村中每一個人的耳朵裡。
在村裡,什麼事情似乎都傳的特別快,就連張家長李家短,都能傳遍全村,更何況是姜家蓋個磚房呢?
村民們明顯能看到,姜家的磚房蓋得十分豪闊,在村裡,已經僅次於村長的磚房了。這無疑是姜家崛起的一個里程碑,而大家也都知道,這一切都是由姜俊所帶來的。
姜俊此時在村中的地位,雖然不能說蓋過村長,卻也足以成為和村長分庭抗禮的人物。
對於姜家的崛起,金家沒有采取什麼打壓的行動,也沒有投入過多的注意,原因很明顯,他們正在盯著蓋工廠的事呢。
而村裡一些原本和姜福田一樣窮的人,開始產生了妒忌情緒。
其中一個人,對於姜家蓋了新房子,簡直嫉妒到呆不住。
這人就是村裡有名的閒漢,吳日升,吳閒漢。
說起吳閒漢,其為人和馬三立相聲中的張二伯有許多相似之處。
總是站在村口,看小孩子買了什麼好吃的,就過去“嚐嚐”,要是小孩子不讓他嘗,他不放人家走。
人家小孩買了冰棒,他得嘗去多一半。買個蘋果,吳閒漢大嘴一咬,還給小孩的那一半連核都沒了。
而且對誰還都是一副不客氣的樣子,陳校長大知識分子,又是水東小學校長,見了他,怎麼也得尊稱一聲陳校長吧。結果每次見到陳校長,都叫:“啟明!啟明!”還用手招呼人家,彷彿人家是他的晚輩一樣。
甚至就連村長,他也是陽奉陰違,表面上看人家財大勢大,怕被人家揍,說人家兩句好話,背地裡還罵人家。
村裡基本上所有人都討厭他,許多人見了他都躲著走,要是在他那裡吃了虧,就當自己倒黴。大多數人也不是惹不起他,是不願意和他一般見識。
他雖總是罵這個罵那個,可自己壓根就不算什麼人物。自己家裡的那幾畝薄田,平時就隨便耕耕,恨不得把種子撒在地裡就完了。還經常吃村裡的救濟糧才能度日。今年四十多歲了還打著光棍,家裡更是窮的到處破破爛爛。
對此,他更是養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家裡稍微有點值錢的東西就買了,換上一瓶白酒,一袋花生米,喝大了之後就在背地裡罵起來了。就算別人沒惹他,他看到別人不爽,那也罵。
原本金家在村中有錢有勢,就已經讓他非常嫉妒了。但時間一長,也習慣了,彷彿金家就是應該有錢有勢一樣。
但姜家,那個之前和他一樣窮的姜家,竟然也變得有錢有勢了,憑什麼!
當初,那姜福田落魄的時候,還管自己借過錢哩。現在竟然磚房都蓋起來了,還在院裡擺了宴席,請了十來個人,這上哪說理去啊!
他越想越生氣,覺得姜家就不該這麼有錢有勢,越生氣越喝酒,喝大了之後,心裡還是不平衡,竟然拎著酒瓶子,罵罵咧咧地朝姜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