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陳青依照約定,前去藍田雜誌社找孫主編,聽聽她對於《崑崙》的第一卷作何評價。
孫主編十分激動地說道:“小陳,這第一卷感覺比前傳還要氣魄宏大,引人入勝。你之前說的增加篇幅和提高價格的事情,我想可以批准了。這部作品每次連載的篇幅將增多50%,同時增長到千字2元。”
陳青一聽,好傢伙,篇幅增多一半,稿酬翻一倍。那就相當於收入翻了三倍啊。看來雜誌社對這部作品還真是看重,當然了,這部作品為雜誌社創造的肯定更多。
這價格對她產生了一些震驚,按照這麼說的話,原來每個月60,現在翻了三倍,月入能到180。我爸學歷那麼高,職務還是校長,每月國家也無非是給100多塊錢津貼。
這小子一下子就變成高收入群體了啊。
“不過……”孫主編忽然說道。
“不過什麼?”陳青疑惑道。
孫主編笑道:“也沒什麼,就是你得讓他過來一趟,總這麼‘神龍見首不見尾’可不行,畢竟以後還是要長期合作的,怎麼能老見不著人面呢。”
陳青轉了轉腦筋,答道:“啊,他也不是不來,只是他家的經濟狀況不太好,來一次可能挺麻煩的。”
孫主編說道:“原來是這樣啊,那也沒有關係,我可以給20元路費,你寄給他,讓他過來,我和他當面談談。”
說著,從一旁的抽屜中拿了20元錢,遞給了陳青。說道:“這應該夠了,算是雜誌社對這個熱愛文學的貧窮青年的支援,不用他還了。”
陳青見孫主編這麼好,盛情難卻,只得把錢接了過來,說道:“那我就先替他謝謝您了,我一定會把錢和這件事都轉交到的。”
陳青回去之後,就將這錢寄了過去,同時也寫了一封信寄了過去。
之後,姜俊從村裡的郵政點那收到了20元的寄款,還有一封信。
開啟一看,信上寫道:
“姜俊,你的新稿子寄到了,主編對這些新稿子的評價很高,說要給你50%的篇幅增長,並且把你的稿費漲到千字2元。但有一個條件,要讓你去見見她,所以你有空的話,來學校找我吧,我帶你去。千萬別晚了。陳青。”
看到之後,姜俊確實喜不自勝,這工資一漲,就翻了三倍。
當時的學徒工人一個月開18塊零5分;半年後轉正一級工,開25塊錢;一年後是二級工,開50塊錢;兩年升三級工開80塊多點;三年升四級工開120塊錢。
而他這180塊錢,已經相當於一位經驗老道,技術高超的高階技工了。何況他這寫作,又比工人要輕鬆的多。
之前每月60塊錢,只是意味著自己是一個有收入的人。而這回的工資上漲,顯然意味著自己邁入了高收入群體。
聽了陳青說“來學校找我吧,我帶你去”的敘述,也覺得有些意思。這小妮子,就是不給自己地址,總要經過她這道手。
自己一開始是不知道藍田的雜誌社門朝哪開,可那是剛穿越到村子裡,又沒有任何通訊裝置,從村裡看哪邊,都覺得是一望無際的絕望。
但後來去縣城的次數多了,就感覺在他腦中的視野增加了,即使沒有陳青,自己應該也能逐漸摸索到雜誌社的地址。
不過即使如此,他也不願意主動要求改變,就相當於滿足一下陳青的自豪感吧。
姜俊去了一趟藍田縣城,先是在午休的時候去找的陳青,陳青現在算是藍田中學的半個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