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父在後面沒好氣地叫道:“你去陳啟明那幹啥?陳啟明能給你醃鹹菜吶?成天不務正業……我自己醃!……”
姜俊心想:我現在做的事,才是讓咱家發家致富的“正業”啊,可惜和你說了你也不懂。
徑直走到了陳校長的辦公室,敲門進去了。
陳校長見到姜俊,露出和藹的笑容,說道:“是小姜啊,來,先坐下。有什麼事呢?”
姜俊和陳校長也比較熟絡了,沒有了之前的拘謹,直接說道:“陳校長,我想完成我的小說,可是我家裡的情況,白天我父母也不讓我寫,到了晚上天氣太冷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趴在臺階上寫了……”
陳校長聽到這,當即說道:“小姜你別說了,我都明白。咱們這個村,本身有文化的人就不多,你能熱愛寫作,這是一件好事,這辦公室雖然不大,兩個人也是能容下的。你就坐在我對面寫吧。”
姜俊聽陳校長這麼痛快,心裡十分高興,說道:“謝謝校長。”
姜俊坐到了對面,陳校長說道:“不知道陳青給你投稿的事情怎麼樣了。”
姜俊一聽,敢情他還不知道。這事不能瞞著陳校長,但是有些事也不能和陳校長說,比如自己給她買鞋,說出來就不太好。帶她喝酒的事更不敢說了,雖然是她自己要喝。
說道:“陳青把稿費給我寄過來了,投稿成功,千字1元。”
陳校長聽了之後,臉上露出驚訝神色:“嚯,千字1元,這可不少啊,得有200塊錢吧。怪不得你最近穿新衣服了。”
姜俊說道:“是啊,我給我父母,還有小薇也都買了新衣服。”忽然說道:“陳校長,那天你給我兩塊錢,我現在有錢了,還給您吧?”
陳校長連忙攔阻,說道:“哎,不用不用了,當時我又不是要借你錢,何必要還呢?咱們都鄉里鄉親的,沒這必要。”
又說道:“那剩下的錢你給父母了嗎?”
姜俊說道:“給了一部分,沒敢多給,他們都不信寫小說能賺錢,還說我這是不務正業。”
陳校長嘆了口氣,說道:“你要理解他們啊,祖祖輩輩都是耕田的,傳到他們這一代,也沒接受太多文化教育。心中最銘記的是土裡能冒出糧食,你說當官、打工能賺錢,他們也信;說寫小說能賺錢,他們肯定不信。”
“就像這每年招生,村裡總有一小半家庭不讓他們的孩子來上學。學雜費是一方面,關鍵是他們就不相信上學有用。既然認為幹活比上學有用,索性就不上了。”
“所以,小姜,你要是真的能寫出一番名堂來,讓這個社會都產生震動,無異於給這些村民樹立一個榜樣,到時候,他們看到你以文化致富的經歷,就也會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那時候,你還相當於為村裡的教育事業做了貢獻吶。”
聽到這裡,姜俊彷彿想到了那天和自己一起趴在窗戶旁的那些孩子。他們身材瘦瘦的,小手髒髒的,但是眼中都包含著對知識的渴望。那是另一個和餵豬種菜不同的精神世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若是自己這寫小說的特殊本事,也能推動村中教育的發展,那豈不是一舉兩得了。
不過還是要從最現實的抓起,先多賺一些錢。點了點頭,說道:“陳校長,我肯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說著,埋頭開始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