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合同,在國內組裝25架飛機,其中4架返銷美國市場……”
廖卓林一邊喝酒,一邊介紹這些情況。
謝凱跟鄭宇成兩人耐心地聽著廖卓林的介紹。
“運十需要一些精密的檢測裝置,不知道您這邊有渠道沒有。”在廖卓林說得差不多的時候,鄭宇成才開口問道。
廖卓林即使不幹了,認識的人,掌握的國外公司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別是對於運十。
“認識一些人,不知道你們需要什麼。之前運十專案團隊打了不少報告,都因為專案沒有經費,上級也拿不出錢,有些甚至已經談妥了。”廖卓林說道。
鄭宇成驚喜起來,“這麼說來,只要有錢,就能搞到?”
“不一定,很多高精度裝置,國外根本不願意賣給我們。”廖卓林搖頭。
“非官方渠道呢?”謝凱問道。
鄭宇成無語地看著這小子,完全就是見縫插針。
“有些裝置,不一定非得用於這方面,我們可以用別的理由,甚至跟國外的一些專門做這種業務的人合作。”謝凱清楚,要想從國外搞裝置,高精尖,都不容易。
特別涉及到國內尖端工業製造領域的裝置。
“那需要很多的錢,而且還是外匯。”廖卓林平靜地看著謝凱,隨後對鄭宇成問道,“這小子在你們那裡,不是一個普通孩子吧。”
“我退休後,他接班。”鄭宇成沒有解釋,只是簡單說明。
廖卓林震驚地看著謝凱,好一陣,才苦笑著說道,“難怪。”
謝凱不知道對方說難怪是指什麼難怪,也懶得去揣摩,要想讓這位給自己打工,肯定得說服他。
“廖局長,這次您幫了我們運十專案,上面首長肯定會欣賞您的做法,可為了繼續跟麥道合作……”謝凱沒有說明白。
大家都是聰明人。
謝凱的話,讓廖卓林看他的眼神更亮,“我個人前途跟運十專案相比,算什麼。”
“未來如何打算?不如來我們404?”鄭宇成問道,“我們單位,需要你這樣的人。”
謝凱怒視老傢伙,居然搶自己看上的人。
可是他個人跟基地搶人,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讓謝凱高興的是,廖卓林苦笑著搖頭,“從大飛機專案開始後,我就很少時間在家裡陪過家人,孩子從小學到結婚,我幾乎沒有參與過她的成長……”
鄭宇成無語。
進入404,廖卓林即使負責運十相關的裝置引進工作,也不可能一直留在家裡。
“不知廖局長對私人承包不景氣的國營單位如何看?”謝凱沒有直接提出邀請。
而是詢問廖卓林的看法。
這個年代,國內很多人都還在觀望,鐵飯碗依然深入人心。
廖卓林不解,不知道謝凱問這話什麼意思。
同樣也沒回答,等待著謝凱的答案。
“廖局長,我們單位有家被服廠,獨立核算,獨立經營,現在準備在滬市這邊建立設計跟人員招聘的辦事處……”謝凱無奈,這些人,都精明無比,只能說明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