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讓謝凱深以為然。
民用領域可以謀求國際合作,軍工絕對不可能。
任何的軍用裝備,關鍵核心零部件的材料,結構,效能引數等,都是高度機密的東西。
斷然沒有可能找國外製造的。
“如果說造,這東西必須得造。需要用上的可不僅是航空結構件。”謝凱擔心的是現在的技術條件,能否製造出來。
當年二重搞出全國第一臺八萬噸水壓機的時候,國內有著很多的報道。
13層樓高的八萬噸大壓機,每根支柱都是上千噸重量,一次澆築,需要數百噸的鋼材,這樣的製造,是國內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困難是有的,國外不也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我準備明天就去二重,華清大學的專家組也會盡快趕到那邊一起討論。”鄭宇成說道。
“現在可還是過年期間!我們只放三天假,華清大學跟二重可不是。”謝凱提醒鄭宇成。
在他的腦海中,過年七天假後一個月,大家都不一定能進入工作狀態。
基地只放三天假,上班大家也沒多少活幹,晚上依然張羅著各家喝酒,一直會持續到正月底。
404這樣的基地都是如此,更別提別的單位了。
“我們沒有時間浪費,他們比咱們更急。”鄭宇成再次喝乾了杯子裡面的酒,“老馬跟小程他們同樣也去,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去。”
“我可以說不嗎?”這樣的重大專案,謝凱實在不想參與到裡面去。
“你去聽著就行,多聽,多看。以後遇到這樣的問題,才知道如何處理,瞭解各個單位的情況,知道他們的工作習慣,都很重要。”鄭宇成嚴肅地對謝凱說道。
謝凱看著老頭臉上的嚴肅,根本找不到語言反駁,只能默默地給自己倒上一杯酒,一口喝乾。
“時不我待。搞不出大壓機,大飛機的安全隱患始終無法解決。”
大壓機的重要性,謝凱不是不明白。
這是任何一個工業強國的基礎支撐。
“總師是誰?”謝凱知道這事情再大的代價都必須得去幹,最後問著鄭宇成。
“沈鴻,知道吧?我可是親自請他出面搞這個的!”鄭宇成有些得意地說道,“這是全國工業體系中最頂級的牛人!”
“他真同意?”謝凱驚喜起來。
沈鴻是誰?
只要對中國工業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這牛人是誰。
一個只上過四年小學,在布店當了三年學徒,隨後透過自學,從拆裝鐘錶,修理小電器開始,進而一步步涉足機床、動力機械以及各種工廠裡的裝置。
抗戰爆發,沈鴻帶著自己鎖廠的7名青工,10臺機床轉移到大後方,他擔任總工程師的茶坊兵工廠,在八年抗戰中為子彈廠、槍炮廠、彈藥廠、以及修理廠提供關鍵製造裝置。
同時也向民用領域的製藥、醫療器械、造紙、印刷、造幣、化工、鍊鐵、煉焦、玻璃、石油等工廠設計製造成套裝置,關鍵核心裝置……
建國之後,更是主持設計製造了國家工業基礎最為核心的九大套成型裝置!
中國工業史上最牛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