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是為敵人的戰機而來的,這時候怎麼能走呢?”哈利·莫桑也有些激動。
測試中國人導彈真實效能的時候來了。
有效,奇功一件,以後步步高昇,吃香喝辣;兩枚都打不下一架,這後果將會很嚴重。
“中校,我們這裡有一批彈藥,一旦被對方的炸彈炸著……”中尉急切地說道,“而且我們防空部隊彈藥不夠,很難逼著他們撤離。”
“你去忙你的事情吧,我們出了事情自己承擔!”易卜拉欣說道。
他帶來的人中,大多數臉上都呈現出驚恐害怕的表情。
這地方一旦被炸,他們就徹底完蛋。
“他們不一定能發現這裡。我們去雷達站,做好準備,只要他們真的來了,就讓他們試一試來自中國的防空導彈。”易卜拉欣給手下打著氣。
他們並不是前線人員。
兩伊戰爭打了這麼長時間,他們從來沒有一天距離戰場這麼近。
伊朗的空軍威脅巴格達?
那是玩笑,整個八十年代,全世界都找不出比伊拉克防空體系更強大的城市。
薩達姆花費重金把整個巴格達都籠罩在了蘇聯最先進的防空系統內,建立起了這個世界上最完善的防空體系。蘇聯最先進的大型雷達系統,各種型號的防空導彈,防空高炮以及防空機槍陣地,那絕對不會是伊朗人可以啃動的。
所以,這些屬於後勤系統的軍官們,並不覺得戰爭很近。
現在在前線,戰機一哆嗦,十多公里就拉近了。
勝利是國家跟總統的,小命才是他們自己的。
“帶上我們的防空導彈!害怕也沒用,你們知道後果。”哈利·莫桑並不鄙視他的同僚。
易卜拉欣已經向著前面走去,他的肩膀上,扛著一枚前衛肩扛式導彈。
哈利莫桑的話,並沒有讓害怕的同僚放鬆,反而變得更害怕,一時間沒人動彈。
“少校,伊朗人的戰機在什麼地方?”中轉站的雷達站是由一輛SA3防空導彈系統的雷達車構成,有效探測距離達到了48公里。
易卜拉欣過來的時候,高炮陣地的炮管已經高高揚起,數量不多的高射炮彈,也已經擺放在高射炮旁邊。
一旦伊朗飛機過來,這些炮彈就會向著天空的戰機飛去。
“距離我們還有十多公里,但願他們不會知道我們這邊的位置。”補給站防空高炮連的上尉說道,“否則,我們這邊會就麻煩了。”
戰爭已經打了四年多的時間。
交戰雙方儲備的彈藥都不是太多了。
在雙方戰線上空八千米的高空,伊朗空軍正在亂竄的飛行員們,不時地看著地面上冒出來此起彼伏的火光。
“扎伊裡少校,咱們的任務是什麼?”整個戰機編隊,所有飛行員一直都在尋找伊拉克人的戰機,戰鬥機的作用是跟對方戰機格鬥,結果卻讓他們帶著炸彈炸地面目標。
前面領隊的扎伊裡少校是伊朗空軍王牌飛行員,巴列維王朝時候,就已經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