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們把裝置都免費送給貴方?”鄭宇成滿臉嘲笑。
技術給了,還想不付出代價?
世界上有這麼好的事情。
“如果貴方覺得吃虧,我們完全可以不進行這方面的合作。”謝凱平靜地說道,“我們是在幫助貴國逐漸完善工業製造體系,難道你們不希望完善貴國的製造體系?”
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這是任何國家夢寐以求的。
整個世界上,只有三套完整的工業體系。
蘇聯,美歐,中國!
最強大的體系,是美國跟歐洲的聯合;蘇聯則是把精力全部壓在了跟軍事技術相關的重工業領域,導致輕工業系統配套不完善。
現在的中國,工業體系同樣是不完整的,而且還是非常基礎,非常落後。
要改變這個情況,得等三十年之後,國家經濟水平發展起來,各種配套逐漸完善。
那時候,蘇聯已經跨了,俄羅斯連大型水面艦艇都無法制造,因為擁有著發動機技術的二毛跟他們關係不好;美國資本家為了利益,同時也為了讓歐洲小弟們聽話,生生地搞垮了歐洲的工業體系,讓他們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科技所在區域,連個五代戰鬥機都搞不出來;就連美國自己,工業系統也因為一部分業務給了歐洲小弟,而變得不完善起來。
所謂全球一體化,合作分工,那是扯淡。
只有自己能製造,才是最靠譜的。
國際上怎麼制裁都白搭。
“如果貴方逐步擁有一些軍工工業的完善生產體系,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時候的狀況,將不會再發生。”謝凱很嚴肅地告訴對方。
巴基斯坦人何嘗不知道?
他們的經濟支撐不起。
“這樣吧,咱們也可以換一種合作模式,所有的技術不給你們了,我們降低一千萬美元技術使用費。”謝凱不等對方回答,就開了口。
基地管理委員會對他自作主張一下降低一千萬美元,沒有任何的異議。
在他們心中,兩千萬美元的價格,已經非常離譜了。
如果不是謝凱最開始就說了,五千萬美元沒得商量,他們早就降低價格,簽訂合同了。
也不需要給他們技術那樣麻煩。
有些東西,404基地也得去跟兄弟單位協調,特別是相關生產裝置。
“我們要技術。”卡奇赫德堅定地說道。
有技術,就能自己研發生產。
全套所有的無法建立,簡陋的生產線也可以搞出來。
“我們依然希望獲得前衛導彈的全套技術。”
“這不可能!這款導彈,一開始就告訴過你們,不是包括在359專案中。當然,如果貴方希望獲得,我們可以考慮降低一點的價格!”謝凱說道。
鄭宇成等人對謝凱的提議也沒有任何質疑。
賣導彈賣得越多越好。
基地生產成本不高,現在晶片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