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耀華開口,所有人的眼光都投在謝凱身上。
汪貴林急切地說道,“謝凱同志,如果你真能提出好的建議,我把自己家的房子讓出來給你!”
“對,我也把自己的房子讓出來。”
在汪貴林的帶頭下,一眾基地領導,紛紛表態。
謝凱不是想要房子嗎?
只要提出了有效的建議,為了東風城的未來,不介意把自己房子讓出來。
謝凱聽到基地領導們的話,不由為自己的自私有些臉紅。
這一輩人,大多都是不計個人得失與榮辱為國防事業奉獻終身的純粹國防科技人員。
臉紅的想法,只一瞬間就被謝凱趕走了。
他並不覺得自己要求過分,何況那是母親的執念?老爹的地位,本應得到一套房子,卻因為孫家棟的打壓,一直沒能得到。
去年好不容易有個孫家棟無法拒絕的機會,不得不給老爹分的時候,老爹又發揚風格,把房子讓給了同事。雖然,那只是一套一居室。
在前面很多年,國家沒有計劃生育,家中只有獨生子女的人很少。
如同孫家棟那樣的人,在基地裡面很少,孫家棟長袖太善舞了,也沒有得罪過任何一個惹不起的人,若不是自己,他一家子的人生軌跡或許都不會改變。
所有大佬都是一臉期待地看著謝凱,為的,是東風城的未來。
謝凱倒也不賣關子,認真說道:“很簡單,閒置的生產裝置跟生產能力投入到民用技術領域開發中來。東風城有著最好的技術人員,最好的裝置,最頂級的加工能力!開發民用市場迫切需要的裝置,只要選擇的產品符合國內經濟發展需要,符合市場需求,不僅能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同時,利用這些裝置的銷售帶來的利潤提升我們的技術實力,支撐軍工技術開發……國家沒有經費,我們就自己賺經費!”
謝凱的話慷慨激昂,給不少人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不等不靠,有機會要上;沒有機會,就創造機會上。
想當年,新中國建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老一輩就靠著雙手搞出了兩彈一星。
艱苦奮鬥的精神,早就融入了國防科技工作者的骨髓裡面。
現在,有著遠比新中國成立時更好的基礎,為什麼一定要等國家撥款!
“說得不錯,咱搞軍工的,就應該有這樣拼搏進取的精神!”龍耀華帶頭給謝凱鼓掌。
就連汪貴林等人,也是開始對謝凱刮目相看。
“首長,我家分房子的事情……”謝凱對於這位還不知道名字的老將軍的誇獎,並不感冒,很煞風景地再次提出了要房子的要求。
“小謝同志,你這話,很煞風景啊!”趙興邦臉上滿是苦澀,無奈說道。
這孩子,覺悟咋這麼低呢。
“話說的沒錯,我們搞什麼民用領域的機械裝置?需要投入多少?”汪貴林皺眉問道。
利用先進而龐大的生產力搞民用機械,太過籠統了。
作為管理人員,希望的是能有可具體執行,有效執行的詳細方案,而不是籠統的說法。
籠統的說法,誰都知道,誰都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