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中的那些主角,從一個機型到另外一個機型,只要看兩眼,隨便摸幾下,然後飛的比那些練了很多年的飛行員還嫻熟。
必須讓飛行員對飛機有充分的理解。
“那行,你先跟黑海造船廠那邊聯絡,我安排。”柳東盛也不再阻攔。
事情到了這地步,阻攔也沒用了。
“或則你通知楊曉東,不管怎麼說,讓他跟安東諾夫溝通,先讓教官機組帶著起降,然後他們自己多練習幾次。另外,必須保證練習滿油起降……”謝凱琢磨了一下,提醒柳東盛。
柳東盛倒對這個沒有什麼概念。
訊息直接傳遞給了楊曉東等人。
楊曉東同樣也沒有概念。
在這邊培訓的飛行機組成員,卻怪異地看著楊曉東。
“楊主任,您知道滿油狀態下這飛機是什麼情況嗎?”宋鏡園不得不提醒楊曉東,“總不會讓我們直接就滿油滿載起飛降落吧?”
“差不多是這麼個意思,難道很難?”楊曉東真的沒有什麼概念。
這麼大的飛機,他不熟悉。
對國內的C910客機倒是熟悉,甚至是對即將首飛的運15也比較瞭解。
“這飛機,最大起飛重量,640噸。內部最大載重250噸,空重175噸,意味著,最大載油量215噸……哪怕不載貨,只是起降,幾乎都達到了200噸左右的載重量,在超過375噸的重量下,因為慣性太大,起飛跟降落,幾乎都比較困難……”程空對不瞭解這個的楊曉東解釋。
“蘇聯人不是也在這樣飛麼?”
楊曉東的話,讓飛行機組成員們都是一陣無語。
對外行,他們沒法解釋。
“就這樣定了,我馬上去找安東諾夫的人。你們做好準備,時間不多!”
沒有給飛行機組成員太多的考慮,楊曉東直接就拍板了。
跟著鄭宇成當了幾年秘書,鄭宇成的果決,倒是學了七八分。
看著楊曉東離去的背影,一眾飛行員跟機械師們你看我,我看你。
“楊主任是不是對這開飛機有什麼誤解?”機械師廖大強吐出一口憋在心中的濁氣,問飛行員們。
飛行員,一共有五名。
按照安225的機組搭配,兩名飛行員,兩名機械師,兩名飛行工程師。
“不是他有誤解,現在提出這樣的要求,應該事情到了非常緊急的程度……”宋鏡園自然清楚,以基地在這些方面一直都謹慎的風格,提出這樣的要求,自然不會是因為有什麼誤解。
“可咱們平時也沒有進行過這樣的起降啊。”程空一臉擔憂。
相比宋鏡園,他的年齡要大好幾歲。
為人也要謹慎不少。
安225,一架成本好幾億美元。
根本就不是他們原來飛的運8跟運10可以比的。
“那就努力。這樣,由我來當機長,程空同志當副駕駛,廖大強同志擔任首要機械師,其他同志也跟著上飛機……”
險,必須冒。
原來蘇聯人飛,他們跟著飛了不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