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帶來收益的,哪怕一年只有幾百萬,基地同樣能瞧得上。
誰讓基地現在各種花錢的地方多,很多民用領域的投入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收回來的。
“國美這邊,真的不加快擴張速度?現在市場行情很好,國美的招牌……”黃光裕希望快速讓國美進一步擴大規模。
家電產品,對渠道的需求很高。
任何家電產品,只要進入國美,上了貨架,銷量都不會差到什麼地方去。
謝凱搖頭,“現在已經不再適合擴大規模。從國內開始到現在,擴張太快,之所以沒出問題,就因為國內沒有競爭者。我們需要加強管理,消化目前已經獲得的市場。”
擴張速度太快,並不是好事。
尤其是管理能力無法匹配規模的時候。
對這位以前的大佬,謝凱有信心,卻也擔心國美擴張太快,這位大佬經驗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足夠的積累,最終無法升級,適應更艱難的場景。
謝凱之前的行為,完全是揠苗助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目前,國內已經開始有不少人學國美,搞連鎖電器商場。
畢竟,國美的產品,以紅旗集團下屬的各種家電產品為主,別的品牌即使進來,優先權也在長虹、小天鵝等品牌之後。
“資金不是問題,有不少人想要投資到國美中來……管理上也能跟上……”
謝凱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如果需要資金,我可以追加!那沒有多大的用。國內經濟發展很快,有錢人確實越來越多,在市場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每個省的省會城市有那麼三兩家店,已經很不錯了……至於管理這塊,讓所有的店長都加強管理培訓,我們的店長,大多數都沒有多高的學歷,更不要說專業的管理理論知識……一家公司,如果內部的各種能力沒有隨著擴張提升,最終很容易出問題……”
不是謝凱不想擴大。
而是沒有必要了。
國美現在擴大的太快,之前很多店長都只是經過短暫培訓就上崗了。
這些店長,大多數都不是專業管理出生,甚至大學畢業的都沒有幾個。
九十年代初期,下海的人不少,可沒有多少人願意從國美最基層的門店銷售員做起。
要成為店長,都必須從最基層開始。
沒有經歷過後面慘烈的市場廝殺,很多人對未來都有著盲目的自信,認為他們現在佔領了市場,未來同樣也會佔領市場的。
所以,九十年代很多紅極一時的企業,最終被市場淘汰了。
“你沒有同意國美繼續擴張了?”謝建國來的時候,剛好遇到黃光裕出去。
跟著謝建國來的,還有任大佬。
VCD這東西,從一開始就不是紅旗集團的重心,哪怕投入超過20億。
這是為了吸引全世界注意力的事兒。
“你就準備這樣放手了?不怕最後結果跟預期的不符?”任大佬也覺得謝凱這種態度極其不負責。
國光跟整個VCD行業的這把火,都是謝凱燒起來的。
燒起來了,然後,謝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