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追求的不只是利潤,要不然,很多產業明明是虧本,依然得養著,甚至還得加大補貼力度。
產業的完整,才是國家的追求。
“其實,在這方面,我們跟世界上有著太大的差距。”謝凱不想多討論,他並不熟悉這些領域。
只能照著這個方向去。
“非得搞?而且還是投資100億?”
“那只是初步的。”謝凱說道,“東北那邊,不是在轉型麼?”
東北老工業基地,主要是重工業,在這年頭,面對全國的競爭,優勢已經沒有以前明顯了。
大量的資金,都是湧向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圈。
“而且,那邊也有國內最發達的製造業,配套也容易……”謝凱直接拍板了。
兩人被他趕出了家門。
“這小子,現在越來越過分!瞎折騰!難道他以為真的能開發出可以替代人的機器人?”鄭宇成很不滿。
汪貴林只是嘆了口氣,什麼都沒說。;
他在擔心。
自動化的研究,基地從80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了。
謝凱的機器人研究方向,幾乎是全面的。
這又是一個整合很多技術領域的專案,他不明白謝凱究竟想要往哪個方向發展。
一旦國內製造企業開始大規模的自動化生產,就業機會,將會失去很多。
企業主能賺更多錢,國家卻失去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你不怕未來真的到了那一天,很多人失業?”莫齊這些年一直都在默默關注著謝凱對機器人研究的瘋狂投入。
她同樣也瞭解這個產業。
基地的無人機等專案,她是熟悉瞭解的。
要是這些技術快速向民用領域擴張,將會有多少人失去工作機會?
很多的廠,都是勞動力密集型,一旦上自動化生產線,就要不了幾個人了。
“你也覺得機器人會取代人類?”謝凱有些無語。
這事情,怎麼他們就那麼多擔憂呢。
機器人出現自我意識,威脅人類,那是科幻中出現的。
何況,有很多的產業,自動化、智慧化,才能讓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未來國家的戰略,是從製造大國向智造大國轉變。
大量的自動化生產裝置投入,反而創造了更多的崗位,更大的經濟增長?
謝凱只是想要給自己找個事兒幹。
可他一個人,哪怕在華清大學這樣最頂級的機械專業學習多年,也發現,那玩意兒不是他一個人搞定的。
找其他研究所啥的,確實沒問題,他卻沒法解釋這是自己想要造個真正的機器人陪他玩兒不是?
也不能解釋自己太無聊了,需要有事情幹。
而機器人需要太多專業技術,設計太多領域,必須有個龐大的團隊從各個方面支援他而已。
雲端計算、大資料等,不過是附帶的。
“鄭叔他們找過我多次……”莫齊告訴謝凱,“對了,陳強,還記得嗎?”
這個名字,對謝凱來說,很陌生了。
看他一臉疑惑,莫齊提醒他,“我們的同學,前段時間,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