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說服了眼前這位,事情也就容易了。
總不能等航母到位了,圖紙也搞回去了,分析很長時間,然後才發現缺失了全套的圖紙不是?
瓦良格號航母的技術圖紙,數十萬張。
根據謝凱的瞭解,實際上,國內是沒有得到任何圖紙的。
畢竟,在這方面,烏克蘭人沒有這麼大方,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如同網上說的那樣,在美國的壓力下,烏克蘭人不得不把核心零部件拆掉,但是卻在航母內裝上了圖紙;更不可能如同網上流傳最廣的說法那樣,是國內在購買航母殼子的時候,同時也得到了航母的數十噸圖紙,回國後發現,航母圖紙缺失了最關鍵的部分,在提供給中國之前,俄羅斯跟烏克蘭的情報人員就取走了關鍵圖紙,最後是某些人透過私人關係才搞回缺失的關鍵圖紙……
所有的傳言,那都是傳言。
畢竟,跟烏克蘭人合作這麼多,謝凱清楚地知道,烏克蘭人沒有那麼大方。
哪怕是技術引進工作,給了大量的資金,烏克蘭人除了提供圖紙,技術指導啥的都是沒人問他們就不說。
技術可以買來,經驗是無法買來的。
真實情況是國內從烏克蘭只買回去了一個殼子。
之所以能成為遼林艦,是因為國內在逆向工程上的驚人天賦。
買回瓦良格號,國內如何做的?當初謝凱看了遼林號總師的演講,國內幾乎是從無到有,逆向測繪仿製。為此,國家還專門花費巨資建造了一艘1:1的陸上水泥航母模型,為的就是研究航母纜線布放、尺寸測量、飛機模型布放、雷達、艦載武器等提供測試平臺。
現在,謝凱希望能搞到這艘航母的圖紙。
只要真的能搞到這套圖紙,將會節省大量的經費,更重要的是節約更多的時間。
有了圖紙,就能參照,至少知道如何下手。
哪怕現在國內正在建造707航母,可噸位差了太多,加上航母結構跟作用等都是不同。
“那就是瓦良格號了。”
還有很遠,謝凱就看到了矗立在遠處的瓦良格號。
在瓦良格號旁邊,矗立著數臺停下來的吊車。
這艘航母,建造程度大約70%,正在進行舾裝工作,現在所有工程都停工了。
陽關照耀下,這艘航母呈現出紅色。
生鏽了!
而且鏽跡佈滿了整個船身。
“按照計劃,這艘航母,現在應該已經進行海試了。”馬卡洛夫腳步明顯加快了,同時,也說話了。
瓦良格號,在88年11月25日下水;按照庫茲涅佐夫號的建造進度,舾裝工作三年半左右就可以完成,從而進行海試。
然而,在這艘航母下水之前,蘇聯的財政,幾乎就無力支撐了。
舾裝工作,幾乎一半都沒有完成。
進度一直都非常緩慢,最後到蘇聯不再了,這艘航母幾乎就完全停工了。
沒有財政撥款,其他的加盟共和國生產的各種裝置,不給錢,就沒可能運過來。
而烏克蘭政府,恰好是沒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