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沒有幾家公司超過這個集團公司。
由謝凱掌管?
這是不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不該試探這個。”何二黑看著謝凱幾人的車遠去,沒有理會小陳的吃驚,輕輕嘆了一口氣。
他這話,是在提醒自己媳婦兒。
鄧秀蘭卻沒有理他,“他不是說私人投資無所謂麼?”
“折騰啥?現在的就夠了。要那麼多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何二黑知道妻子的心思。
他真沒有太多的心思,現在的已經遠遠超過他們當年所想的了。
對於他們的想法,謝凱是知道的。
小陳不過是他們用來試探自己的,或許這兩口子並不知道自己會來。
“放心吧,這邊都是職業經理人。何二黑兩口子不知道輕重,那些職業經理人知道的。”鄭宇成看著謝凱,安慰他,“咱們還是琢磨一下怎麼找回當年的場子的好。”
691廠的人已經跟742廠這邊主官單位談妥。
整個公司,所有固定資產一起打包賣給691廠,成為691下屬分廠。
而價格,1.3億。
這裡面並不包括之前退休的那些人員安置。
無論是賣方還是買方,對於兼併重組,都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九十年代國內經濟發展快速,卻依然無法改變大量國營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競爭而不得不破產的情況。
大量國營企業破產,無數人下崗。
尤其是在前幾年。
404雖然發展迅速,可他們也沒法接受那麼多企業,國家都沒辦法。
當然,一些基礎比較好的企業,更多的是走兼併重組的道路,這樣會讓本來就有不少競爭力,產能不足的企業能更快發展,也能消化很多下崗職工再就業。
談判的雙方,幾乎沒有費多少力氣。
“這邊如同甩燙手山芋一樣,感激不盡咱們接手,也不知道他們那些管理團隊幹什麼的,現在742廠,一年居然虧損上千萬!”
一見到謝凱跟鄭宇成,陳德貴就滿臉笑容。
“廠子還在這裡,你們收購後,會加大投資力度,不僅改造生產線,還要增加產能,無論是稅收還是就業問題,都能解決很大一部分,他們如何不高興?”
鄭宇成一臉鄙視。
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麼難度。
要是那些效益好的國營大廠,去收購看看?
想都別想。
“這其實也不錯,地方政府不需要出錢,能增加稅收、就業,何樂而不為?”謝凱倒是理解這個。
他參與的併購案不多,卻一直看著404從八十年代末期就開始兼併基礎比較好的國營企業,並且加大投資力度,讓這些企業現在都變成了利稅大戶。
各地政府最歡迎的就是紅旗集團下屬企業去他們那裡收購效益不好的企業。
甚至不少地方政府專門安排人員跑到紅旗集團去求著上門收購……
第二天一大早,謝凱跟鄭宇成這兩個本來跟收購沒有關係的外人,就這樣跟著陳德貴一行人進入了曾經他們不曾進過門的742廠。